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聂杯风采
第二届论坛交流论文——浅议《赠汪伦》

刘能英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是含蓄蕴藉。如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正好相反:语直、意浅、脉露、味短。简直是你忌什么,它就有什么。

  所以从古到今李白的这首《赠汪伦》诗受到不少文坛朋友的诟病,客气一点的,说它是竹枝词,不客气的,说它是打油诗,说它是顺口溜。不管它是什么诗,我们先来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既然这首诗是赠汪伦,那还是先来认识一下汪伦:

  汪伦是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汪伦应该就是一“酝酒的村人”。

  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汪伦为人热情好客,对李白恭敬有加。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开怀大笑。逗留数日才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这首诗写的是汪伦来为李白送行的情景。

  从以上情况来看,汪伦作为一酿酒的村人,跟李白素不相识,能如此仰慕李白,知道李白好游好饮,不惜编撰谎言把李白骗来,好吃好喝地招待数日。李白也是性情中人,对汪伦的热情款待自然心生感动,临别之时总要送点礼物人家才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是吧。送什么好呢?秀才人情半张纸,李白能拿出来送人的,恐怕也只有诗了。那么,送什么样的诗好呢?

  是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那样的诗吗?是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这样的诗吗?是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样的诗吗?显然不能。送人礼物,不在乎礼物是不是最贵,而应考虑是不是最合适。送儿童礼物,一个棒棒糖即可;送老人礼物,一根拐杖足矣。如果反过来,送老人再多的棒棒糖,送儿童再好的拐杖,都是徒劳无益的。汪伦跟李白、孟浩然、王昌龄等人比起来,他就是一酿酒的村人,太高大上的诗他看不懂,那么送简浅显的诗给他,是最合适不过了。也得亏诗仙才气足,什么样的诗都能写。换作其它诗人,阳春白雪的诗写多了,你恁让他写个下里巴人的,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动笔。

  送礼物的档次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要考虑具体送什么礼物。也就是说诗的格调定下来了,接下来该怎么写?

  有人把李白的诗作过简单的统计,在李白的诗中,“我”字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寄愁心与明月”“我有万古宅”等等,唯独在《赠汪伦》这首诗里,他开篇直接用“李白”。古人写诗,一般很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这首诗他从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一反常态,肯定是有原因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象我们现在的商品做广告一样,有个明星来捧捧场、做做秀效果总是会好些。直接用“李白”而不用“我”,要的就是明星效应。他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明星,当然如果不作古,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这首诗如果不用“李白”而用“我”,那么除了汪伦之外没人会知道这诗是李白写的,就算是汪伦说了也不见得人人会相信,而用了“李白”二字,就是给这首诗打了标签,谁都知道这诗是李白写的,那么这首诗价值肯定会倍增。加上李白,不仅“斗酒诗百篇”,更爱“长安市上酒家眠”,有了这首诗贴在汪伦酿的酒上面,这酒不火才怪。送人礼物嘛,在合适的基础上,当然价值是越大越好。

  然而用了“李白”就算完事了吗?当然没有。因为就算大家都知道这诗是李白写的,但不知道李白是写给谁的。李白一生写诗无数,怎样才能突出这个礼物是送给汪伦而不是李伦钱伦赵伦呢?诗仙毕竟是诗仙,办法就是多,他在诗的开头打了“李白”的标签后,又在诗的结尾打上“汪伦”这个标签,这下好了,这个礼物就是我李白专送给汪伦的,专用红包,其它任何人都别想抢。

后来他又一想:不对啊,与汪伦同名同姓的人肯定多,这红包要是被别的汪伦抢去了,那岂不是枉费了我一番苦心。于是他又开始在诗的中间打上第三个标签:桃花潭。这个“汪伦”就是特指桃花潭的“汪伦”。至此这个专用红包终于发到指定的汪伦手中了。

  汪伦收到礼物后,是不是达到了李白想要的效果呢?从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来看,显然是达到李白想要的效果。他写这首诗,并把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汪伦,就是为了感谢汪伦,希望能给汪伦带来最大回报。

  《赠汪伦》这首诗,不仅使普通酿酒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村民们为了纪念李白,在桃花潭的东南岸建起的“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国内外许多游人。这恐怕是李白始料未及的。

  这首诗,在李白的诗作中,甚至在整个唐诗中,都算不上是一首好诗,但作为汪伦来说,它就是最好的。

  这让我想起同样被当代多数人所诟病的“老干体”“参赛体”“歌德体”诗,也许从文学的角度、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它,算不上是好诗,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在特定的读者面前,它就是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对待诗,我们应该多些包容;对待诗人,我们应该多些尊重。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3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