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聂杯风采
第二届论坛交流论文:新古体诗的倡导者和力行者 ——读贺敬之新古体诗创作暨《心船歌集》有感

王迩宾

贺敬之是新古体诗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他的新古体诗既有时代特征,又有生活气息;既有真情实感,又有理想情怀;既意蕴深刻,又清新易懂;既精心雕镂,又形式不拘,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诸多大家的肯定。他的新古体诗所展现出的中国式的艺术美和宝贵的创作经验,值得我们悉心学习和研究。

一、心系时代

如果说《放声歌唱》、《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等诗篇呈现的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时代精神,那么他的新古体诗呈现的则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时代精神。

在他的新古体诗集《心船歌集》中,大量记载作者山水行旅的诗篇,这些诗或咏景或咏物,或抒情或追忆,都是作者身之所历,目之所见,写得生动、多采。作者的心路,是一条他正在行走着的诗性之路。这路,看上去山河大地之间,实际上是在这个时代之间,它没有离开时代,没有离开人民这些诗篇,既是时代变迁和他生命历程的艺术反映,也是他坚定的人生信念和人格魅力的艺术写照。比如1994年11月创作的《九四年昆明四首》第一首《北来海鸥》:“龙门再上望无涯,/春城迎客竟新花。/北来海鸥知风暴,/落红何因告万家。”落红,可以想象为苏东剧变红旗落地,作者用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忧国忧党之情,耐人寻味。还有第四首《题赠梅兰展》:“春城花似海,/海鸥远方来。/识得梅兰否?此花永不衰。”这里的海鸥,当然还是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的海鸥,作者用梅兰的高洁不衰回答了海鸥:红色中国是不会改变颜色的。又如《珠海市渔女塑像前留影》歌颂了改革开放给珠海带来的巨变,该诗从渔女塑像切入用对比手法通过渔女之美写出珠海之美。不难看出这些诗篇,不论是表现哪种题材,作者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的本质、社会的变迁,以及作者旷达的胸怀、深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

二、诗为心声

贺敬之的这些新古体诗,都是发自他内心的声音。景中有情,情中有思,是他的新古体诗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贺敬之书信集》自序中他评价自己这类诗时说:“尽管所见不广、所感不深、所思不远,特别是能表现出来的不过是一鳞半爪,但却是来自真实、出自真心的,即大家常说的‘真情实感’。同时,其中既有我之所思,也就不能不有我之所信。”贺敬之诗中的情,是真情、豪情,是战士之情、赤子之情。他诗中涌动着爱,是祖国之爱、家乡之爱、同志之爱、党和人民之爱,这也是他的诗影响深远的原因和魅力所在。在他的诗中,我们找不到忧郁、迷茫、懈怠,无聊的情绪,同毛泽东诗词有相似之处,诗情大气乐观、昂扬向上,给人以精神的温暖、理想的陶冶和提升。

三、意蕴深长

意蕴美是贺敬之新古体诗又一个显著特征。他善于运用隐喻、省略、朦胧等手法,通过意象的展示,达到言少意多、意在言外的效果。比如:“燎原星火似重显,/忽作银河倾碧天。”(《枣庄行》〈四园诗〉)就是借助石榴树的某些特征,暗喻诗人的感怀。作者把榴花喻为熊熊燃烧的革命之火,他仿佛看到这火正越烧越旺。在《四园诗》中还有这么一首:“秋风未闻寂寞叹,/春光自持无媚颜。/君怀殷红粒粒籽,/剖心待我园中园。前两句比较含蓄朦胧,意思是说,春天,万花争艳,而榴花这时候却没有开放,它不是为了争奇斗艳,因为它君怀殷红粒粒籽,胸怀一颗革命事业忠诚像石榴之籽一样的殷红之心,所以“秋风未闻寂寞叹”,他既不寂寞,也不悲伤。一种平常的自然现象,被作者赋予了深长的意蕴。作者一贯注重诗的内容,他认为诗的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他曾经说过:“(诗歌)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内容,在于形式和内容的协调一致。这对于包括格律诗在内的任何艺术都是一样的。判定一首近体诗的优劣高下,不能只是形式方面所要求的诗律,还必须要有从思想内容方面所要求的诗思、诗情;更必须要有使这种诗思、诗情得以艺术地显现的诗意;这才有可能从内容到形式做到整体表现的诗味。“(《〈贺敬之诗书集〉自序》〉

四、语言精练

作者注重吸纳古典诗词和民歌的营养,从立意到字句精心雕镂,追求艺术的高度凝练和生动。请看这样的诗句:“肤施誓愿又入梦,/热泪今涨千岛湖。”(《富春江散歌》十八)“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皇甫村怀柳青》)这里有夸张,有一语双关的妙用,其中还有一些灵活自由的用词,都给人以解脱了平仄束缚的清新感觉。再如:“居庸岂庸居,/老骥洗征尘”(《应题居庸关路居处》)“解枷非解甲,/归田非归天”(《戏赠某同志罢某官》)等等,诗中这种意味深长、语言精练、朗朗上口的佳句,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

当代新古体诗与历史上的乐府、古风虽有相似之处,但贺敬之的新古体诗在今天却是独领风骚,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诗体,以古典诗词和民歌为养料,有着精炼美、韵律美、形式美等等中国传统诗学的审美特征,它既古典又现代,既严谨又自由,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承载着现代思情、又便于普及的中国当代新诗体。面对各种光怪陆离的诗潮涌动,贺敬之怀着一颗中国心、一分战士情,通过作品的不懈实践,努力寻找中国式的新诗体,这种可贵的实践与创新,对于弘扬中国传统诗学,促进现代诗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建设性意义。

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方向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出的方向,他写诗的历史,就是向毛泽东诗词学习,向民歌、古典诗词和中外新诗吸取营养,不断探索新诗体的历史。贺敬之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实践者,是新古体诗创作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他的诗歌理论和新古体诗创作实践,必将对中国新古体诗的发展产生广泛和持久的影响。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3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