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于山东省东阿县。12岁随父母进新疆谋生。17岁参加铁路工作,为学徒工、信号工,历时13年。后考入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新疆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编委。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诗词集)等20种。
伊犁将军西域诗论
【内容提要】 在清代伊犁将军设立的150年间,历届伊犁将军43人,任此职者多为满族亲贵或蒙古重臣。入关后的满、蒙贵族,经过百余年的文化涵养,其中部分子弟汉文诗歌的创作水平,不亚于汉族文人。本文所谓伊犁将军是指诗人在西域的最高官衔,其所作西域诗不一定都作在伊犁将军任上,为了论述方便,笔者将其统称为伊犁将军诗作。现搜集到有诗存世者只有阿桂、奎林、晋昌、萨迎阿、锡纶、志锐等六人,本文将依次论述,以期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清代 伊犁将军 西域诗
一
入关前的清代帝王,在统一女真各部与明王朝争夺疆土的同时,就力所能及地进行文化建设,入关以后,则以更多的精力振兴文教,吸收汉民族的文化精华,为当时的满族和蒙古族贵族子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时,已有百余年的文化涵养,有些入关后成长起来的满蒙后裔们,其汉文诗歌的创作水平,不亚于汉族文人。在清代伊犁将军设立的150年间,历届伊犁将军43人,任此职者多为满族亲贵或蒙古重臣。其中不乏能诗者。本文所谓伊犁将军是指诗人在西域的最高官衔,其所作西域诗不一定都作在伊犁将军任上。为了论述方便,笔者将其统称为伊犁将军诗作。现搜集到有诗存世者只有阿桂、奎林、晋昌、萨迎阿、锡纶、志锐等六人,本文将依次论述,以期就正于方家。
清政府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统一西域后,于二十七年(1762)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底定西域后,根据西域地域广阔、民族关系复杂,且距京师遥远等客观历史条件,确立了军府制度。对此,乾隆帝指出:“伊犁一带,距内地遥远,一切事宜难以遥制。将来屯田驻兵,当令满洲将军等前往驻扎,专任其事。”① 伊犁将军设立后,其职权主要表现在军事方面。乾隆帝谓:“凡乌鲁木齐、巴里坤所有满洲、索伦、察哈尔、绿旗官兵,应听将军总统调遣。至回部与伊犁相通,自叶尔羌、喀什噶尔,至哈密等处驻扎官兵,亦归将军兼管。其地方事务,仍令各驻扎大臣照旧办理,如有应调伊犁官兵之处,亦准咨商将军,就近调拨。”② 但职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得到不断完善。其执掌范围几乎涉及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人事、司法、外交、文教等各个领域。
伊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边防的责任重大,对伊犁将军的任命非常谨慎。尤其是初期几任,或是“椒室懿亲”,或是参加清朝统一西域战争的高级将领,其地位显赫,受朝廷重视。如首任将军明瑞,是乾隆帝内侄;第二任将军阿桂是大学士阿克敦之子;再如舒赫德,曾参加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的战争,出任过参赞大臣,为南疆政局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伊犁将军一职,多任命独当一面的干练之人。与内地驻防将军相比,无总督巡抚之设,所以事权专一。这要求伊犁将军不但有军事才能,还要有兼理民政的才能。伊犁将军任期不定,多者数年,少者数月。如果需要,可一人数任,也可因事更换,所以调动频繁。如伊勒图曾先后五任此职,长达15 年之久,最后卒于任所。署理将军舒兴阿,在位仅5天便调任他职。道光初年,南疆张格尔叛乱,伊犁将军人选调整之际,道光帝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曾先后命德英阿、英惠、长龄三人署理此职。这说明清廷对伊犁将军职主的选择是十分重视,不使职位虚悬,造成权力的真空状态。
二
阿桂(1717—1797),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史稿》卷三一八和《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二七有传。乾隆三年(1738)举人。清廷用兵准噶尔时,命赴乌里雅苏台办理台站,后授参赞大臣。二十四年五月,命往霍斯库鲁克,从定边左副将军富德追击大小和卓叛军。九月,为阿克苏办事大臣。二十五年,移驻伊犁,屯田筑城。二十八年,召还。二十九年(1764)三月,署伊犁将军,寻调四川总督。三十年正月,命赴伊犁办事。三月,赴乌什,助伊犁将军明瑞镇压乌什起义。后以塔尔巴哈台参赞衔驻雅尔城。三十二年二月,授伊犁将军。三十三年,以副将军衔偕经略傅恒征缅甸。后率军平定大小金川、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素为高宗所倚重,累官至英武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嘉庆二年(1797),卒。谥文成。
阿桂不仅参与清朝统一西域的军事活动,而且对清廷规划、实施新疆建置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其西域诗作,仅从《晚晴簃诗汇》查到《伊犁军营》五律一首:
欲扫妖氛净,岩疆战未休。人犹争马革,天已厌旄头。刁斗三更月,关山万里愁。渠魁何日灭,非直为封侯。③
阿桂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是年准部平,复命赴西路,与副将军富德追捕余贼”。④ 阿桂当是“追捕余贼”时在伊犁。二十三年,大小和卓叛乱后,阿桂于二十四年又随富德进剿。此诗当作于赴南疆之前。诗中“马革”为“马革裹尸”之省。“旄头”,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此处代指战争。“渠魁”,当指大和卓波罗尼都和小和卓霍集占。作者希望早日平息战争的愿望是非常明确。这种内容的诗作,在清代西域诗中屈指可数,因而也就显得可贵。“人犹争马革,天已厌旄头”一联尤为精警。作者说,即便是军士愿意英勇作战,死于战场,但是苍天已经厌弃战争。“人犹争马革”的“人”,应当包括敌我双方。作者对于战争的态度就不言而喻,对大小和卓木叛乱的谴责也不言而喻。尾联分量很重。作者说,在西域要“灭”的是叛乱的首恶分子“渠魁”,而不是裹挟进去的民众。又说,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不仅仅是为了博取功名,是为了国家的统一,西域的安宁。阿桂这首五律仅寥寥40字,以其立意高超,当在清代西域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三
今见乾隆年间另一位留下诗作的伊犁将军是奎林。奎林(1738?—1792),字直方,一字瑶圃,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史稿》卷三三一和《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二九二有传。由拜唐阿袭云骑尉。乾隆三十七年(1772)十二月授领队大臣,随副将军阿桂征金川。金川平,寻授理藩院尚书。四十五年(1780)三月,授乌鲁木齐都统。四十六年七月,迁乌里雅苏台将军。五十年三月,仍授乌鲁木齐都统。八月,授伊犁将军。五十二年十二月,参赞海禄劾其毁弃佛像、辱骂职官等,革职拿问解京。五十三年,补台湾镇总兵。五十六年,授成都将军,以参赞大臣衔入藏平定廓尔喀入侵。五十七年,卒于途次。谥武毅。有《幽栖堂吟稿》,惜未之见。
奎林西域诗作在《晚晴簃诗汇》查得两首。一首是七绝《闻蛩》:
殊方冷暖候难同,入夜虫吟初夏中。孤客莫悲秋意早,玉关原自阻春风。⑤
此诗当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作于乌鲁木齐都统任上。此诗大意是,清凉如秋的夏夜听到虫吟,于是想起了王之涣《凉州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认为所居之处是春风不到的地方。作者似乎有些哀怨,是家书不至,还是皇上恩泽不到,实难确指。此诗意象陈旧,格调低沉,纯系老套。
又见一首五律《自伊犁驰赴金川军营遥别素村》:
万里遥相别,天涯更远行。百年殊梦幻,一剑是平生。熟惯从军乐,浑忘儿女情。无劳念游子,身世久风旌。⑥
此诗当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题中“素村”不详为谁,当是作者在关内的友人。作者向友人倾诉心曲,虽无豪言壮语,但半生鞍马,不辞劳苦,勤于王事的情怀必定使友人砰然心动。诗句如话家常,不事雕琢,有军人之豪气,无文人之酸气,非“身世久风旌”者不能出此语。
乾隆五十年(1785) 三月,奎林由乌里雅苏台将军回任乌鲁木齐都统。戍客蒋业晋于乾隆四十六年戍乌鲁木齐,五十年返里。在其《立厓诗钞》中存奎林七绝一首,原无题目,笔者辑注的《清代西域诗辑注》加诗题为《赠蒋业晋》:
万里飘零诗一编,欲凭佳句破离天。重来笑我成何事,邂逅逢君是宿缘。⑦
这首诗应是蒋业晋索诗而得,内容完全是应付客套。蒋业晋在自己的诗集中收录此诗,只是借重奎林乌鲁木齐都统的身份而已。
乾隆五十年八月,奎林授伊犁将军后,与戍客诗人也多有唱和,庄肇奎《胥园诗钞》就录有奎林的诗作。七律《冬夜感怀》是:
清灯颺影炷香微,兀坐寒宵暂息机。西极北陲劳往返,蜀山滇海梦依稀。余狂寄酒惟耽醉,惯客忘家岂忆归。燕颔虎头羞似得,不能食肉但长飞。⑧
此诗乾隆五十一(1786)年作于伊犁。诗中“西极”指西域,“北陲”,指乌里雅苏台。所谓“劳往返”,指调动频繁,此由作者简介中可以看出。“蜀山”句,作者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曾随副将军阿桂征四川之大小金川,故云。从目前所知资料,未见奎林足迹至滇,不详“滇海”所指。“燕颔虎头”,指班超。《东观汉纪·班超》载,相者谓班超之相为“燕颔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燕颔虎头羞似得,不能食肉但长飞”两句出语惊人。它的具体含义是:西出玉门,为国守边,不图享受,不为封侯。这个典故在历代西域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是如此使用者仅奎林一人。庄肇奎步韵和诗有两首,题作《步韵将军奎公冬夜感怀》和《将军奎公即日见示和章,因叠前韵志感呈谢》。两诗的尾联为“衰迟何以酬知己,冻鸟相依不忍归”⑨ 和“从此越吟应绝口,但随寒雀傍檐飞”⑩,猥琐鄙陋,令后人齿冷。
奎林任伊犁将军时,庄肇奎已经补伊犁抚民同知,其身份不再是遣员,故而相互之间的唱和也不会招致物议。在《胥园诗钞》中,有庄肇奎《奎公颁惠温都斯坦糖并系以诗,奉和二首》,其诗为:“拜赐殊方味,甘香已逗牙。堆盘方砌玉,提笔更生花。”“饧中真上品,松脆不胶牙。寒夜供吟案,疏棂透雪花。” 11 后附奎林的原作:
脆质凌霜雪,寒香沁齿牙。殷勤饷诗客,清夜嚼梅花。12
题目中“温都斯坦”,亦作“痕都斯坦”,在今克什米尔地区。“温都斯坦糖”,就是冰糖。奎林在给属下施惠的同时,还附了一首诗,结果“惹”来庄肇奎的两首诗。现在读来,从咏物的角度看,还是奎林的原作较胜。
乾隆五十一年,庄肇奎作《孟冬雪后苦寒,积阴浃月,闷极成诗》,全诗是:
边阴森森雾暗屯,举头不见青天痕。黄霾四塞宇宙阔,寒光但有照清樽。夸父穷追忽遁影,宋人负献难寻暄。冰凌挂树冻欲折,痴云低压狂沙奔。疑有恶鬼来攫客,乘风呼噪惊羁魂。寒宵院落黑如墨,姮娥亦被妖鲸吞。老夫病久如瘦鹤,短翎罢梳不可鶱。卧理簿书昼秉烛,绳床煮药呼青猿。冷霰搜肌遍起栗,自辰至酉如黄昏。赖有将星耀帷幄,毋须披腹排九阍。夜半阳生窗忽白,开帘落月如金盆。诘朝一扫浮氛尽,金乌飞挟扶桑暾。萧条未用谢宾客,今雨不来仍闭门。
这一次却有奎林主动的和诗。诗载《胥园诗钞》,原无题目,笔者《清代西域诗辑注》拟题为《步韵和胥园孟冬雪后苦寒诗》,全诗是:
压檐低户寒云屯,破窗漏雪丝丝痕。岂无贫氓困肌冻,谁家赏雪开青樽。所处即殊遇亦异,始知逐境为寒暄。只宜遵时务藏闭,养恬守默息争奔。穷愁荒乐两无谓,徒见扰扰劳神魂。胥园先生吏而隐,炎凉任遇惟声吞。戏效维摩坐斗室,为矜着体天花鶱。余情聊复弄笔墨,新诗悲飒如啼猿。不辞走简劳见示,吟讽洗我俗尘昏。武夫粗疏旧狂发,拍案叫绝惊天阍。速须炽炭倒瓶缶,拌将马湩倾盈盆。且应即兴尽豪饮,直须坐待升朝暾。明晨有事候群吏,还听衙鼓挝辕门。14
全诗用平水韵的十三元,凡14个韵字。应该说,和诗高于原作。原作无非写了两层意思,一是写“雪后苦寒”,一昼夜的的自然现象,二是写作者个人的寂寞处境。而奎林由“破窗漏雪丝丝痕”,想到了“岂无贫氓困肌冻,谁家赏雪开青樽”,看到了伊犁地区“穷愁荒乐”的贫富悬殊,就凭这一点,庄肇奎望尘莫及。长篇的和诗不可能不涉及对方,所谓“吟讽洗我俗尘昏”,当是人际交往的客套之语。读诗时“拍案叫绝惊天阍”和读诗后的“速须炽炭倒瓶缶,拌将马湩倾盈盆”,都是以夸张之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特别表现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礼贤下士。最后一韵“明晨有事候群吏,还听衙鼓挝辕门”,不失伊犁将军的身份而又韵味无穷。
奎林自称是发“旧狂”的“武夫粗疏”,但此人能诗善画,其高雅之处并不亚于进士出身的戍客们。庄肇奎有诗《将军奎公善画蝶,稿未就已宛然如生,赋呈一章》可证。庄肇奎《三月五日祝将军奎公寿》律诗三章,多有媚语,但“英雄本色又诗人”一句,奎林当之无愧。
四
晋昌(?一1828),字戬斋,后改晋斋,号红梨主人。清世祖五子恭亲王常颖六世孙。《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三一五有传。乾隆五十三年(1788)袭镇国公。嘉庆五年(1800)出任盛京将军。八年,因失察私伐木植事被参,革职夺爵。十年,以头等侍卫衔出任乌什办事大臣。十一年,授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十二年,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寻授乌里雅苏台将军。十四年,调伊犁将军,赏戴双眼花翎。十六年,因于伊犁贡马中多带马匹,又沿途多索支应被劾,革职留任。十八年,终因哈萨克与鄂罗斯交易事处理失当,革伊犁将军职。同年九月,授乌鲁木齐都统。十九年,复授盛京将军。二十年,因错奏属下伙同偷斫木植者舞弊害死人命案,降三级留任。二十二年调伊犁将军。二十五年以母老被召回京。道光间,历任兵部尚书、盛京将军、绥远城将军。道光八年(1828)卒。有《戎旃遣兴草》行世,其中西域诗30余首。
所见晋昌的西域诗大都是思亲怀友、诗酒风流之作。嘉庆十年(1805)初至西域任乌什办事大臣时,作《永宁城纪事》:
离家已九月,半载驻边城。鉴面人将老,惊心岁又更。旗开朝谒庙,炮响夜观兵。何日阳关道,鞭丝指去程。15
此诗颈联本来还有些气势,但是夹在叹老思归的颔联和尾联中,就显不出它的作用。给读者的印象是作者对于自己的分内职责,有些不耐烦。这首诗之后的西域诗作始终不能振奋,故而佳作甚少。晋昌第一次担任西域最高军政长官伊犁将军,是接替松筠的职务,有《己巳五月,受代伊犁,即赋送湘浦大兄之喀什噶尔二首》,道是:
万里同舟气味亲,五年有幸见精神。唯遵政令推前辈,愧乏经纶步后尘。威德兼施传朔塞,讴歌载路听军民。从兹鱼雁频来往,莫忘天涯代作人。
留君无计别君难,握手能余几日欢。十载贤劳肩任重,八荒无事梦魂安。霓旌已去人犹恋,葱岭重过雪尚寒。珍重前途休怅望,九重雨露海波宽。16
此诗嘉庆十四年(1809)作于伊犁。题中“湘浦”为松筠字。据《清仁宗实录》卷二○“嘉庆十四年三月己卯”条可知:宁陕叛兵蒲大芳等31人遣戍塔尔巴哈台,仍图谋不轨,伊犁将军松筠未经审讯而杀之。后又将同案马友元等24人,以及南疆同时遣戍者王文龙等135人一并诛戮。株连面广,定案严酷。道光帝斥之为“草菅人命,暴力残忍,荒谬已极”17。将其降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由乌里雅苏台将军晋昌继任。这两首七律即是为松筠的送别诗。诗中“五年”句,句下自注:“余于乙丑年奉使南路,至己巳为代伊江之任,始获晤面。”“乙丑”为嘉庆十年(1805),当时晋昌出任乌什办事大臣。“十载”句,是指松筠嘉庆五年(1800)任伊犁将军,至此恰十年。松筠降职,所犯为公罪。其于西域政绩,历来褒贬不一,但是晋昌所言“威德兼施传朔塞,讴歌载路听军民”,“十载贤劳肩任重,八荒无事梦魂安”,亦非虚誉。这两首七律写得得体。虽是在讲彼此之间的私交,但是亦含国事。作者在松筠面前颇为恭谦,“唯遵政令推前辈,愧乏经纶步后尘”,当不是泛泛的客套话。对于自己,作者说“从兹鱼雁频来往,莫忘天涯代作人”,希望书信互通款曲;对于松筠,作者说“珍重前途休怅望,九重雨露海波宽”,安慰对方,认为还有高升的机会。
在其属下离别时,晋昌也赋诗相送。例如嘉庆十六年(1811)作于伊犁的《领队大臣福乐斋迁秩还都赠别四首》即是。题中“福乐斋”即福勒洪阿,嘉庆十四年出任伊犁领队大臣。在诗中当然也提到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共事,“三载储胥同密画”,但主要是讲私谊,所谓“半生枨触感前缘”。这组七律的后二首说的更加明确:
祖饯惟余酒一尊,人生聚散总难论。也知离别无多日,不禁凄其有泪痕。燕语莺啼红杏路,鞭丝帽影绿杨村。春莎最是催征客,直送斜阳过玉门。
长途迢递勉加餐,料峭东风塞外寒。沙碛霜明垂翠幰,雪山诗健倚雕鞍。归鸿音信兰言重,流水年华瓜代难。相见高堂如有问,天涯游子尚平安。18
作为男儿离别,应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晋昌况是封疆大吏,何致“不禁凄其有泪痕”?晋昌思念母亲,在“相见高堂如有问,天涯游子尚平安”的情况下,发出“流水年华瓜代难”的感叹,虽有情可原,但从诗中露出许多小家子气。《清史稿》中没有晋昌的传记,其名字也只出现过3次,可见此人为官缺少建树。即便《国朝耆献类徵初编》所载传记,亦是饾饤琐屑,乏善可陈。在第一次革去伊犁将军职衔时,嘉庆帝也认为晋昌“才识拘隘”。此于诗中亦可以得到佐证。
晋昌思念家乡也就是思念京城,思念其母也在思念其妻。七律《永宁城冬夜寄内》写到:
寒窗月印倍分明,夜柝频敲欲二更。冷暖睡残边塞梦,云山隔断故乡情。天涯有客应怜我,地僻无书可寄卿。若问褰衣别后事,又添鬓发雪千茎。19
这首诗是嘉庆十年(1805)作于乌什办事大臣任上。此诗感情深沉,确也具有感人的力量。这种叹老思归的情绪,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此诗出现在有专城之寄晋昌的笔下,总显苶弱。
再看晋昌写给对友人的诗作《春日寄答周可庭友人二首》:
三年别离久,万里过花朝。岁月闲中老,关山望处遥。雨馀寒食夜,人度可怜宵。剩有诗书在,相看伴寂寥。
别后全无恙,唯添白发飘。倘能知我健,尚可慰君怮。饭量年来壮,诗情客里消。深惭难报命,代柬亦聊聊。20
这两首五律作于嘉庆十二年(1807)。这年三月,晋昌由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诗中“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日为“花朝节”。故而此诗仍作于喀什噶尔。题中“周可庭”不详何人,当是晋昌原来的幕僚。在这两首诗中,哪里去找晋昌这位“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的影子!这种消沉情绪在晋昌的西域诗中始终存在。嘉庆十九年,晋昌卸伊犁将军任,赴乌鲁木齐都统任时,有《留别署中诸子》七律一首,道是:
五年诗酒倍相亲,彼此浑忘客里身。马足车尘劳远送,簿书案牍费清神。别时泪尚沾衣袖,去后情还忆故人。他日相逢知何处?天涯地角认前因。21
诗题中“诸子”,多指幕僚和派上用场的戍客文人。五年中堂堂伊犁将军与下属的关系只是 “诗酒倍相亲”,让晋昌感动的也只是“簿书案牍费清神”。这种上下级的关系在分别时,竟然“别时泪尚沾衣袖”,真不知晋昌的泪水从何而来。这次来接替晋昌伊犁将军职务的是松筠,这种带有戏剧性的交接后,从晋昌《松浦大兄用寄诸公原韵口占见赠,词真意切,一往情深,不揣弇鄙,再叠前韵答之》诗题中,可知松筠有《留别署中诸子》步韵和作一首,惜未之见。在此诗中,晋昌还是涕泪涟涟,道是“长亭易洒临歧泪,孤馆频伤去后神”。《戎旃遣兴草》后有徐松《恭录〈西域虫鸣草〉终卷,诗以志幸》,另有继昌等7人作跋或是题诗,看来《西域虫鸣草》为其原来书名,付梓时改为《戎旃遣兴草》。晋昌将其诗作称为“西域虫鸣”,当是自谦。但就其诗作内容来看,倒也恰如其分。晋昌有些诗作徒具形式,多是无病呻吟。有些生气的诗作,算是嘉庆十一年(1806)作于乌什的《春日即事》:
杏含红萼柳含青,几处鸣鸠隔岸听。新涨满池闲泛艇,一篙撑到水心亭。22
这首七绝写的当是乌什办事大臣衙署的后园。诗中红杏藏色,柳梢含青,斑鸠呜叫其间;作者怡红快绿,由撑船之乐,显示其对大好春光的热爱。引录此诗,这就算是笔者给晋昌一个“公道”吧!
五
萨迎阿(1779—1857),字湘林,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史稿》卷二八二有传。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由兵部笔帖式擢礼部主事,洊升郎中。道光三年(1823),出为湖南永州知府。四年,调长沙。后任山东兖沂曹道、甘肃兰州道。七年,迁甘肃按察使。九年,擢河南布政使;行至平凉,又奉旨以副都统衔为哈密办事大臣,是年八月抵哈密。未及一月,复命为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十年十一月,授盛京工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尹事。十一年(1831),留京,署镶白旗汉军副都统。本年十月授乌什办事太臣。十二年九月,调哈密办事大臣;十三年五月抵任。十五年十月,为盛京礼部侍郎兼管府尹事。二十年,召授礼部侍郎。二十三年,热河都统。二十五年(1845)十一月,授伊犁将军,次年春到任。在任五年,兴修水利,守土抗侵,为维吾尔平民平反冤狱,颇有政声。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召回,历任正白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正红旗蒙古都统。咸丰六年(1856),出署西安将军。七年,卒。谥恪憘。其西域诗主要集中在《心太平室诗钞》的《再出玉门草》中,凡41首。另见《萨恪僖公诗集》手抄本,有西域诗不满10首,且与《再出玉门草》互见。
萨迎阿多次进疆为封疆大吏,故诗中多有留心地理形势,摹写城池的诗作,并且这些诗作的题目直接就是某城的名字。这在西域诗中也别具一格。究其原因是由其职分所定,因为“守边”二字是他最重要的任务。例如七律《乌什》:
城倚西山门巽开,四屯六卡两军台。布卢特马行求至,安集延人贸易来。防卒一千严守卫,饷银三万荷滋培。极边坐镇纡筹策,锁钥真须借寇才。23
此诗道光十三年(1833)春作于乌什。题下自注:“古尉头,城名孚化。”诗中“门巽开”,意即门向东南开。“四屯”,指乌什的四处屯兵汛地,即大城、骆驼巴什、小乌什、宝兴。“六卡”,六处卡伦,即巴什雅哈玛、毕底尔、沙图、雅满素、贡古鲁克、毕得里克。“两军台”,即乌什底台、阿察塔克台。“布卢特”句,句下自注:“卡外布卢特凡有所求,辄以驽马来递。”布卢特,即布鲁特,清人对柯尔克孜族的称呼。“安集延人”,安集延为中亚浩罕名城,流寓新疆专事贸易之浩罕商人亦即通称为安集延人;后亦泛指乌兹别克人。“饷银”句,句下自注:“防所旧设新增官兵千八百余,坐粮外仍支盐菜银。”此律的末句用“借寇”之典,暗喻自己“极边坐镇纡筹策”的能力,颇多自矜。此律诗味全无,不客气地说,这只是一份帐单。
再如《土鲁番》:
广安烟户杂民回,冲要轮辕日往来。灯火摊钱开夜市,管弦呼酒上春台。当途坎水行车险,入境炎风扑面埃。南海蒲昌千里远,獭皮年贡久招徕。24
此诗道光十三年(1833)春,由乌什赴哈密任时途中作。题下自注:“古高昌,城名广安。”“土鲁番”,今作吐鲁番。诗中“民回”,指维吾尔人。“灯火”句,句下自注:“街市灯火达旦,六博成风。”六博,古代一种游戏,共十二棋,每人各六,黑白相博。此处泛指赌博。“当途”句,句下自注:“近城三十里内,引水暗沟多土坎,曰坎儿水。行车最险。”“入境句”,句下自注:“又名火州,山赤,风来如火。”“南海”句,句下自注:“蒲昌海即罗布淖尔,长流千里。”“獭皮”句,句下自注:“近海回民渔猎为生,岁贡水獭皮九张。”此诗纯系客观描述,尚有其认识价值。首联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民族杂居的特点首先作了交待。颔联道其繁华。颈联将吐鲁番的地多坎儿井和天气炎热的两大特点显现出来。如果说颔联写小环境,那么颈联就是写大环境,并且从天地两个方面来写,尽量使其周备。作者企图给吐鲁番一个更大空间,一直写到罗布泊。但此处是个大大的败笔,一是注释中“长流千里”,是作者的“想当然耳”。二来末句“獭皮年贡久招徕”已显质木无文,再加注释,更见蛇足。
《乌鲁木齐》写到:
满城清肃汉城哗,都统尊崇远建牙。文武风流成省会,商民云集俪京华。花栏粉黛开千户,水磨亭台起六家。关外封疆称第一,红山红庙锡名嘉。25
此诗道光十三年(1833)春,由乌什赴哈密任时途中作。题下自注:“古车师地,城名巩宁。”诗中“满城”,即巩宁城。在汉城迪化西北八里处。今乌鲁木齐老满城即其旧地。都统、领队大臣驻之。“都统”句,句下自注:“都统管辖文武,体制与督抚同。”“文武”句,句下自注,“道、府、州、县称满城为省中。”“花栏”句:句下自注:“汉城花巷,有女如云。”“水磨”句,句下自注:“红山下有水磨六处,树木森蔚,亭台遁迤,为宾客宴游之所。”“红山”句,句下自注:“关内外称乌鲁木齐曰红山、曰红庙,以山寺墙红得名。”通过这些注释,读者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会出现什么障碍,需要说明的是“花栏粉黛开千户”与注释“汉城花巷”,就是指的妓院聚集的街市有很多的妓女,这在封建社会是城市繁华的象征。本诗中的“水磨亭台起六家”一句,只看表层意思是韵味全无,但从注释可知,作者的意思也是从“繁华”来着眼的。在作者的眼里,当时的乌鲁木齐之繁华可称得起是大都会。这首诗的认识价值要高于以上两首,但从艺术上来看,均非佳作。
除了以上三首写西域城市的七律,在《心太平室诗钞》中同类的作品还有《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古城》、《巴里坤》、《哈密》6首,其思路、结构,同出一辙,也是几乎每句都要出注,看来只是有韵的散文。
作者从“定远行忠信,筹边足食兵”26 的角度出发,还写了一些有关“食”和“兵”的诗作,《咏水磨》是这样写的:
一盘一轴一轮周,磨上回环水下流。巧夺化工真匠运,推疑使鬼实人谋。珠喷急浪秋风紧,玉漱寒声夜雨幽。小榭跨溪垂柳外,开窗如坐木兰舟。27
此诗道光十四年(1834)作于哈密。首联叙述水磨之结构,颔联赞美其技巧,颈联描写其环境,尾联抒发作者的感受。其五古《训将弁兵》这样写道:
用矛当用长,短刀明秋霜。擂炮进复进,先开连环枪。喷桶火焰腾,速战军声扬。夷众皆乌合,一败千逃亡。马队左右出,驱贼如驱羊。健儿受阴谋,月黑潜摹桩。勖哉将弁兵,有勇而知方。万里守边圉,同心严操防。养此浩然气,身家俱可忘。精奇不在多,足以安岩疆。天空雕鹗飞,狐兔其伥伥。28
这首诗可看作两部分。前12句可看作第一部分,主要讲“军事”,首先讲军器,有矛、刀、擂炮、连环枪、喷桶,次讲马队追击,再次讲偷袭。后10句主要讲“政治”,对将士晓以大义,他的要求大意是:有勇有谋,严格操练,舍身报国,以少胜多。这首诗很可能是一次“战前动员”讲话的记录稿,后来整理成诗章。
萨迎阿所谓“轮流水磨转,机动火枪鸣”29,主要讲器物实用。“轮流”句,作者自注“城外水磨,以供兵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这类诗作缺少韵味。萨迎阿很有些“洋务派”的气息,知道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食”和“兵”两大方面的器具大都是当时的先进武器和先进器具。
“万里横行乘骏马,此身到处即为家”30,萨迎阿已经习惯于外出作宦的生活,多年的西域官场生涯,是他深深的喜爱这块土地。其《用〈凉州词〉原韵》写到:
桃杏花繁溪柳间,雨余如笑见青山。极边自古无人到,便说春风不度关。31
此诗道光十三年(1833)春作于乌什。作者在讥笑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同时,赞美了边疆的春色,表达了对边疆的热爱之情。这首七绝算不上是佳作,在萨迎阿之前,国梁已有与其类似的七绝,但是一扫古人西出玉关之阴霾,确也可贵。在作者的眼里,春天如此,秋天一样可爱,七绝《塞上杏叶红胜于枫,秋色已满玉关外也》写到:
玉门关外树无枫,谁识边庭色不空。八月霜浓秋更艳,杏林万叶一齐红。32
此诗道光十五年(1835)作于哈密。以上这两首七绝与摹写城池的诗作相比,便显得轻松活泼,清新可喜。
萨迎阿于道光十三年(1833)由乌什赴哈密任,到乌鲁木齐后,又走南山北路,经巴里坤翻越阔舍图岭,作《五月二十三日度天山作》一律:
天山五月雪光寒,款段徐行绕曲栏。花草精神尘外长,峰峦气势画中看。松林密布千千树,石磴重周六六盘。绝顶登临皆俯视,飞泉声出白云端。33
诗题标有日期,一是说明对此诗的重视,二是突出夏季天山的景色,特别是“雪光寒”三字更是需要说明是夏季出现的景物方见奇丽。诗中“松林”句,句下自注:“下望松树塘,见松不见山。”松树塘,在东天山北麓,为巴里坤通往哈密必经之路。“石磴”句,句下自注:“山路回环,七十二折。”如果和萨迎阿以前诸多诗人描写天山风光的诗作相比,笔者以为萨迎阿此诗“花草精神”有余而“峰峦气势”不足。此诗颇有名气,在萨迎阿之后的西域诗文中,多处提及且有和作。如道光二十六年(1846)钟方任哈密办事大臣时编撰《哈密志》,便在《舆地志》中予以收录。
萨迎阿《心太平室诗钞》自序中说:“虽思力不逮古人,幸尚无边塞愁苦之音。”34许乃穀和韩赐麟在《题词》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前者谓:“一卷新诗挽倒澜,尽湔边塞语辛酸。”35 后者谓:“半壁河山容啸咏,边城风月尽湔愁。”36 他们都看到了这一点。萨迎阿的西域诗作虽然谈不上豪壮,但是不管是什么内容的诗作,确无“边塞愁苦之音”。一是源自身份,二是源自性情。自序中还说:“再出玉门,初学军旅,余事作诗。”韩赐麟在《题词》也说:“客早登坛称上将,天教余事作诗人。”这“余事作诗”,萨迎阿是为自谦,韩赐麟是为颂扬,但是都透露出其诗不够专精的毛病。
六
锡纶(1843一1888),字子猷,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同治七年(1868)正月,为布伦托海帮办大臣,十年(1871)十月,以头等侍卫任哈密帮办大臣。十二年八月,任乌鲁木齐领队大臣。光绪三年(1877)正月,任古城领队大臣。十月,调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十一年(1885)八月,署伊犁将军。筹设边防屯垦,安置难民,颇有政绩。十四年(1888)正月,因擅自挪用军饷,被议处,旋病卒。诗载其兄锡缜《退复轩诗》中。
锡纶为保恒之次子。《清穆宗实录》卷一三○“同治四年二月己卯”条谓“予故署乌鲁木齐都统哈密办事大臣保恒祭葬恤荫如副都统例”37,可知这是保恒病亡后的最后官衔。《清代碑传全集·续碑传集》卷五二有刘达善撰《副都统衔哈密办事大臣兼署乌鲁木齐都统保公行状》,载同治三年(1864)奇台回民事变时,锡纶“以刑部主事随任古城”,随其父守城,后血战突围。其后留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军营。
锡纶异母兄锡缜,原名锡淳,字厚安,咸丰六年(1856)进士。由户部郎中授江西督粮道,后为驻藏大臣,乞病归。工书,善诗文。
锡缜《退复轩诗》中的诗作均有编年。锡缜编年戊辰(同治七年,1868)至庚午(同治九年 ,1870)有《和子猷弟纶北征之作》七言古诗一首,题下自注为:“时为布伦托海帮办大臣。”此诗后“附原作”:
北方有征人,故是斡难派。少小事戎行,弱冠走边塞。往事不忍说,父母已见背。身轻君恩重,敢惮长征再。
还家血战后,骨肉欣团圞。团圞日未几,离别生无端。回思恍如梦,触绪来悲酸。边月照铁衣,犹是前年寒。
行行出居庸,载经古战场。风疾雁声小,日低驼影长。战骨不能朽,往往堆如霜。抗怀将帅才,独立天苍茫。
风惊马乱嘶,雁叫河流冷。塞上秋声多,飒飒来悲哽。回风吹明月,皎皎上云岭。似慰望乡心,故照征人影。
杀气薄玄冥,凝结成雪花。天地失玄黄,皓皓无垠涯。夜酌葡萄酒,醉起闻清笳。金山不可度,西望长咨嗟。
金山不可度,回首雁南归。岂不愿归去,简书无敢违。吾生恩怨重,感恩尤入脾。行止难自由,薄言知己思。38
锡纶这6首五言古诗没有题目。锡缜题目中所谓“和子猷弟纶北征之作”的“北征”二字当为原题。据锡缜题下自注,可知锡纶此诗为同治七年(1868)在布伦托海帮办大臣任上作。这6首诗当是第二次进入西域后,对于近几年往事的回忆。诗中的“斡难”即斡难河,发源于蒙古小肯特山东麓,是蒙古部族的发祥地,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于此。锡纶家族自认为是“元裔”,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始世垂尔扎尔于天聪八年(1634)归满洲,隶满洲正蓝旗。锡缜、锡纶兄弟对此家世颇为自豪,锡缜在其和诗也说:“我家开国即封爵,绳武当如开国时。”39锡纶在同治三年奇台回民事变时,当是20岁的年轻人,故第一首中说“弱冠走边塞”。写诗时父母双亡,故云“父母已见背”。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出塞,颇有些不得已,故云“身轻君恩重,敢惮长征再”。布伦托海,即今福海。同治六年(1867),清政府设立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公署,仍为乌梁海七旗封地。同治八年,裁撤布伦托海办事大臣,仍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此次出征当是前往镇压李俊等人领导的布伦托海屯民起义。第二首写经同治三年的事变回家后,又不得已离家赴布伦托海办事大臣任。第二首至第五首写出居庸关一路到阿尔泰山后的所见所感。诗中“金山”即阿尔泰山。第六首诗毫不隐讳自己恋家的情感,也没有忠君爱国的豪言壮语。“岂不愿归去,简书无敢违”和“行止难自由,薄言知己思”数句,写出“北征”的无奈。作此诗时,作者年仅25岁,敢怒敢言。这种王事靡盬的抱怨,在清代西域诗中,颇不多见。总起来看,这6首诗在文辞上不加修饰,但却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锡纶同治七年所作七言古诗《驾竿车》,也别开生面,写此交通工具者,西域诗中也仅此一首。全诗是:
车前横木四牡排,两者骖之两者陪。天地苍茫无一物,独有神骏呈其才。一十六蹄疾于鸟,双轮碾碎黄沙堆。周道如砥直如矢,狂云野雾皆分开。星流电掣一转瞬,前山向我如飞来。耳鸣目眩意恍惚,天风飒飒雷虺虺。风雷交作声未已,我行已过三军台。列子御风只如此,壶公缩地何奇哉!腐儒少见而多怪,唯恐颠覆车轮摧。吾闻骅骝得路不计远,岂其一蹴为驽骀。40
由徐珂《清稗类钞·舟车类》可知驾竿车,车前横木长丈余,以绳贯于辕,辕外二马,木端置于鞍。二人跨马疾驰,一小时可行60里。从锡纶的诗作来看,驾竿车所用马是四匹,似乎较之徐珂所言还要先进一些。这种车辆必须是在“天地苍茫无一物”、“周道如砥直如矢”的“黄沙堆”中行驶,才能展现其长处。作者首先介绍其构造,然后渲染其迅速,用“列子御风”、“壶公缩地”两个神话故事夸张这种车辆的神速。至最后两句“吾闻骅骝得路不计远,岂其一蹴为驽骀”,读者才发现作者真正歌颂的对象是驾车之马。而以良马“骅骝”自喻的心态,读者自然领会得来。这首诗是作者在布伦托海帮办大臣任上,不惮边疆遥远,勤于王事的表露。
锡纶于光绪二年(1876)作《自题马上小照》:
马上谁?更生子,上马行行千万里。问子何为号更生?兵火冻馁不曾死,匍匐雪海冰山里,负骨还乡又来此。三十四岁四度来,两衔帝命攻贼垒。封豕咥人劫不止,十年积恨何时已,始来束发今落齿。未报君恩臣老矣,于嗟乎,更生子! 41
锡纶自称“更生子”,自有其感慨在。这三个字的具体内容就是“兵火冻馁不曾死。匍匐雪海冰山里”。“负骨还乡”当是《副都统衔哈密办事大臣兼署乌鲁木齐都统保公行状》所言锡纶“自鄂伦布拉克军台改装徒步,牵一老驼不鸣者,蹴冰雪数尺,潜至奇台城北。往返七百余里,冻饿濒死。负其父母、妻妹及惠庆骸骨,以十二月归科布多”42事。诗中“三十四岁”句下自注:“两侍宦,两奉使。”所谓“两奉使”当是同治七年为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十二年(1873),任乌鲁木齐领队大臣。“两衔帝命攻贼垒”当指同治六年前往镇压李俊等人领导的布伦托海屯民起义和光绪二年进疆平定阿古柏匪帮事。从作者第一次入疆“攻贼垒”,至写此诗恰是十年,这十年中,整个西域一直处于动乱之中,所以作者说是“封豕咥人劫不止,十年积恨何时已”。“三十四岁”便说“臣老矣”,是由于“落齿”引起的感慨。锡纶这首诗是写在自己肖像的上面的,面对自己未老先衰的面容,悲从中来,写些文字,并把它寄给自己走的兄长,因为只有兄长理解自己。锡缜果然和诗《子猷弟寄到自题马上小照》:
十载长吟马上诗,边人谁识好须眉。相怜止有天山月,认是班生未老时。43
看来锡缜也认为锡纶“老了”,昔日的“好须眉”已经没人知道了。后两句容量很大,它不但把其弟比成班超,还从“天山月”三字中看到锡纶之所以“老”,是因为在边疆勤于王事所致。
光绪九年(1883)锡缜作《九日和子猷弟寄和去年之诗依其韵》。锡纶的原作是:
客鬓欲随荒草白,菊花不共塞云黄。十年九日萦秋思,一片孤城冷夕阳。身似脊令飞寥廓,目穷鸿雁影微茫。诗情无托从何寄,只有刀头万里霜。 44
此诗漫说放在清代西域诗中可称佳作,即使放在整个西域诗中来衡量也是上品,由此可以看出锡纶的汉文文学功底很深。此诗前三联对仗已非常格,且对仗均属工稳。首联中有颜色对,“荒草白”后“客鬓”随之亦白,“塞云黄”而“菊花”不黄。该黄的不黄,不该白的却白了,想象奇特;感慨深沉。颔联中有数字对,出句写时间,显其漫长,对句写空间,见其空旷。颈联中有连绵词对,“脊令”一词用“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典,表明对兄长的思念。“鸿雁”又暗含“雪泥鸿爪”的典故,手法可谓高明。尾联“万里霜”饰以“刀头”,新颖别致,而“刀头”又含有有“大刀头”一典,有思念家乡,早日归还得意思。诗风雄浑而含蓄,深得边塞诗之旨。在未得锡纶诗集时,锡纶的西域诗出现在锡缜的诗集里,后人在感叹兄弟鶺鴒情深的同时,还应当佩服锡缜的保留锡纶西域诗作的慧眼。
七
志锐(1853—1912),字伯愚,又字公颖、廓轩,自号薑盦、又号穷塞主、晚号迂安,他塔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清史稿》卷四七○和《清代碑记全集·碑传集补》卷三五有传。陕甘总督裕泰孙,四川绥定府知府长敬子。光绪六年(188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敢于直言,仕途蹇滞。后历詹事、内阁学士。光绪二十年(1894),授礼部右侍郎。光绪帝的瑾妃、珍妃为志锐之堂妹。志锐在帝后党争中属帝党,对外反对列强侵略,对内主张整饬纪纲。这固然与他和光绪帝在感情上接近不无关系,但更是由于志锐用心经世之学,思有建树。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上奏慷慨陈词,光绪帝览奏动容,召见便殿,与论天下大事。志锐流涕直陈无所隐。特命赴热河练兵。此后不到一个月,慈禧太后便以“干预朝政”的罪名,将瑾、珍二妃降为贵人。志锐因坚决支持光绪帝抗战拒和,也为慈禧所忌畏,故降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5年后又降为伊犁索伦领队大臣。
志锐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秋抵达伊犁,到三十二年夏交卸入关,在索伦领队大臣任上六年,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两次会办“司牙孜”。司牙孜为俄语“会议”之音译,全称“边境仲裁会”。是中俄双方定期晤商解决两国哈萨克边民纠纷积案的仲裁会议。光绪五年(1879)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创办。此会不用中俄法律,按哈萨克习惯法和伊斯兰教法规,双方派员审理。原则上三年会办一次。志锐所办第一次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伊犁霍尔果斯河以北边界中方索伦营所属克依根山沟,共办结案1700多件。第二次是光绪三十年(1904)在喀什噶尔的克孜玛依拉克,共办结案近1700件。每次都是历时一月左右,似此多而且速,尤为历次办理所无。为隐消边衅,益固邦交的善举,为此他获得中外边民的交口称赞。
二是开办养正学堂,选派留学生。志锐在会办中俄伊犁积案时,也奉命与俄官员商议选派留学生事宜。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任伊犁将军马亮奏请在伊犁开设学堂,堂名为“养正”,由志锐兼任总理学堂事务。获准后即在伊犁挑选满蒙幼童10名、青年学生两名,派佐领一人管理,由志锐带领抵俄国七河省会阿拉木图安置学习。第二年赴喀什办案取道俄境时,还专门考察了留学生情况。伊犁养正学堂于光绪三十年(1904)春开学,分为满、汉、蒙、俄四种语言班授课。到他离任时,各班学习大有进步,赴俄留学生也成效可观。
三是关注伊犁边防,尽心为国守边。伊犁孤悬西域,紧邻沙俄,地广兵单。志锐所辖索伦营负责伊犁河北岸沿边防务,关系紧要。他虽是被降职使用,又无上奏之权,但依然关注边防,披览舆图,考察山川,呼吁警惕沙俄的侵略。光绪二十九年(1903)夏,俄国与日本为争夺在我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剑拔弩张,伊犁人心惶恐。为加强边防,安定民心,他陪同马亮出惠远城,过伊犁河,抵格登山。归途翻越乌孙山,巡查锡伯营各牛录营地。以上所言三点在志锐的诗作中均有反映。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志锐调为宁夏副都统。三十四年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醇亲王载沣摄政,特旨召志锐进京。此时距光绪二十年出京已过十五年。八个月后授杭州将军。宣统三年(1911)初,志锐调任伊犁将军。赴任途中,武昌起义爆发,他会同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等,密谋拥宣统帝西迁,以图复辟。九月二十五日接任视事。接任后立即勒令停办“讥弹时事”的《伊犁白话报》,箝制舆论。又对伊犁新军别生疑忌,全部解散后又不发给遣返费,致使新军官兵坐困伊犁,贫怨交集。志锐企图防范革命,但加速了革命的发展。十一月十九日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在伊犁起义。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欲举志锐为都督,被峻拒。次日,志锐被枪杀于惠远城钟鼓楼前,任职仅54天。谥文贞。志锐死后,清廷以额勒浑署伊犁将军,只不过是虚应故事而已,实则志锐为有清一代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志锐有《廓轩竹枝词》行世,但其中不载西域诗作。本文所用志锐诗作资料,皆录自笔者编著的《清代西域诗辑注》。
志锐七律四首《五十初度感怀》作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有序文,已言明本事:“壬寅四月,因中俄积案二千余起,择附近边界克依根山沟,办理司牙孜。少白将军属余主其政。从事一月,依次办清。二十五日,值余五十初度,两国哈萨克均以赛马为请。汪矩亭太守有文纪其事。余作五十初度感怀四章以示同事诸君。”诗为:
自惭年已届知非,世事繁膺强任鞿。拙宦遽难初服遂,频年惊见故人稀。荷戈边徼功名薄,揽辔踌躇心事违。如此头颅羞对镜,莼鲈秋兴早思归。
未乞朝廷已致身,敢将衰朽厌缁尘。耐心试草三千牍,回首看花二十春。玉敦珠盘人似旧,滕先薛后样翻新。三旬暂领牛羊牧,第一功名是睦邻。
六年北徼又西陲,惭愧官家好爵糜。小信敢期蛮貊化,杞忧思觅缓和医。庙堂济济多高拱,身世悠悠戒诡随。怕说壶浆称上寿,滔滔满目正疮痍。
艳说南山径佛场,从游千骑卷平岗。五花驰骋龙鳞簇,万口喧阗鹤算长。敢诩误恩为市惠,人教旧德矢难忘。归来息地穹庐卧,笑枕溪流梦故乡。45
序文中“少白将军”,伊犁将军长庚,字少白,满洲正黄旗人。曾于光绪十六年(1890)至二十七年和三十一年至宣统元年(1905)五月两任伊犁将军。“汪矩亭”生平不详,待考。第一首大意是:年已五十,自惭无所作为;世事烦乱填胸,任职也很勉强。眼见亲朋故旧越来越少,自己却不能辞官离开官场。自任武职,在边疆建树甚少;每欲革新政治,但总是不能如愿以偿。今日满头白发,羞于对镜;真欲效法晋代张翰弃官回到故乡。第二首诗的大意是:未向朝廷要官却当了官;既然如此岂能远离风尘,只顾衰朽。也曾关心国事,向朝廷多次上过奏章;回头一看,中进士后已经过了二十个春秋。朝堂上高官厚禄的人们没有改变;争权夺利,花样翻新,也依然如旧。办理司牙孜一个月来犹如管理牛羊的官员;使邻邦和睦,是我现在的追求。第三首的大意是:自出任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至今已有六年;每对俸禄,令人感到羞惭。自信周边的部族有所改变;也有将大清的顽疾慢慢革除的心愿。朝廷上的官僚大都尸位素餐;我岂能不顾是非而妄随人言。现在还不是手捧酒浆祝寿的时候;回首关内,满目疮痍,布满中原。第四首的大意是:人们都说南山是操办佛事最好的地方;但今天赛马活动的骑手纷纷驰过山冈。你看毛色多样的马匹犹如龙腾;骑手们都在祝贺我福寿绵长。今日此举不是我误施恩泽,以私惠取悦牧民;只是让他们不应忘记普施恩德的大清君王。当我回到帐篷休憩,在小溪旁边又梦见故乡。
志锐是进士出身,其诗作总显得“文绉绉”的,颇多书卷气。如果不知诗人的身世,这几首诗就很难理解。其为人敢说敢为的特点在诗中也有所流露,如“玉敦珠盘人似旧,滕先薛后样翻新”,“庙堂济济多高拱,身世悠悠戒诡随”的句子,就是直斥晚清朝中衮衮诸公的无能,这在西域诗中颇为耀眼。诗中也有退隐的想法,如“如此头颅羞对镜,莼鲈秋兴早思归”,“归来息地穹庐卧,笑枕溪流梦故乡”即是。这不过是封建文人的常态,在“同事诸君”面前说说而已,读者不可当真。从志锐的家世以及所受的教育来看,他是不可能退隐的。诗中也有自己做官成就的自诩,只不过比较隐晦罢了,如“荷戈边徼功名薄”、“耐心试草三千牍”、“小信敢期蛮貊化”诸句就透露了个中消息。这四首律诗所反映的就是志锐在索伦领队大臣任上做的三件大事的第一件:会办“司牙孜”。
志锐在索伦领队大臣任上三件大事的第二件是开办养正学堂,选派留学生。这在志锐的西域诗中没有直接的反映,但是在带领留学生前往俄国路上却留下一些诗作。以下三首五律就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作于赴阿拉木图途中。诗题为《赴俄经博罗胡吉尔、辉发两卡,索伦旧地也。蓝旗营城尚在,索伦未移坟墓尚累累,有感》、《在巴士奇台见中哈某探询旧人,至于落泪》和《过辉发卡外,一片戈壁,山童不毛,俄之垂涎伊犁有由然矣》。兹录如下:
岂事游观乐,兹行视旧边。孤城沦异域,遗冢没荒田。何用投鞭渡,谁容藉榻眠。河西三百里,不忍说当年。46
谁说蛮夷种,人情蠢不知。解行官礼数,因见汉威仪。垂泪怀前辈,伤心话旧时。探囊聊有赠,无语到临歧。47
旧卡东来地,平芜满目蒿。无人工制锦,他族任操刀。土薄泉无脉,山童地不毛。羡鱼原有意,终赖荩臣劳。48
第一首题中“博罗胡吉尔”,在今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清时为中国卡伦。“辉发”,《大清一统志》作“惠番”,博罗胡吉尔以西的卡伦。“索伦”,索伦营。携眷驻防新疆之八旗兵,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黑龙江调驻伊犁河北岸。诗中“孤城”,指题中索伦营蓝旗营城。“异域”,指在同治三年(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光绪七年(1881)《中俄伊犁条约》中被沙俄割去的土地。“《勘分西北界约记》使俄国侵吞了博罗胡吉尔以西包括大半条伊犁河在内的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伊犁条约》又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割让给沙俄。这样,伊犁河北索伦营所辖之博罗胡吉尔等十个卡伦,及该营右翼四旗屯田的策集、齐齐罕、萨玛尔、图尔根等村镇,伊犁河南锡伯营所辖之春济等十六个卡伦及附近屯种之处,伊犁各族人民浴血保卫过的维吾尔族农民屯田之克特缅等村庄,全部被沙俄侵略者分割出去”49。“何用”句意谓,国土已非我有。投鞭渡河已成虚语。“谁容”句意谓,沙俄侵割我土地,借以窥伺我国。“河西”,指霍尔果斯河以西。志锐此时职务为索伦领队大臣,对于沦入异域的索伦营盘,其“有感”之深,自非他人可比。
第二首题中“巴士奇台”,当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确址不详。“中哈某”,中国哈萨克某人。据同治三年(1864)《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勘界后“人随地归”。此哈萨克某人,显系随地归俄者。因其原是中国臣民,故称“中哈某”。诗中“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此指哈萨克族。此词此处无贬义,因为志锐本人也是“蛮夷”。这位“中哈某探询旧人,至于落泪”,可见对中国故人感情之深,亦见对中国感情之深。此诗感情之抒发与宋代范成大的《州桥》一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类似。其区别在于范成大为虚拟,志锐为亲见,故志锐之作,更见沉痛。
第三首题目大意是说辉发卡外,土地贫瘠,不见物产,所以俄国垂涎伊犁这块膏腴之地。诗中“无人”两句为流水对。用“操刀傷錦”典说明因为朝廷无心经理霍尔果斯以西土地,致使沙俄割去。尾联作者对收回伊犁的大清忠臣们给予高度评价。俄人羡鱼,空存想望,最终没有得手,是有赖于左宗棠、金顺、曾纪泽等人军事和外交的努力。收回伊犁的20年后,作者发此感慨,从侧面可以看出志锐守土卫边的决心。
志锐在索伦领队大臣任上三件大事的第三件是关注边防,尽心守边。这一方面的内容由《首夏巡边,马上得诗四章》可以得到证实:
一年一度按巡边,四月晴和首夏天。一线长河悬中外,盘肠曲径绕蜿蜒。升堂输我开门揖,卧榻容人借枕眠。且喜和戎新定策,断流无复漫投鞭。
伊川形势四方维,割让西南半壁亏。天险未能留砥柱,地多空见剩张箕。良田待辟何人种,大漠无垠任马窥。东望浮云蔽沧海,庙谟应解念西陲。
二百年来古战场, 亦曾安堵课农桑。路分南北形偏聚,屯设兵回策最良。掩日旌旗收故垒,漫天勋业辟新疆。钿车宝马夸都会,却使司农费料量。
傍河新筑索伦营,四部中分是劲兵。养恃耕耘风尚古,教先弓矢技犹精。长烟落日孤城闭,独戍临江夜角鸣。八载巡边犹未已,亦应重感二毛生。50
这四首七律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志锐陪伊犁将军马亮视察边防时作。第一首主要写巡边的过程、意义和结果。首联道出一年一度的巡边是伊犁将军职责范围和这次出行的时间。颔联说明巡视的大致路线和行路之艰难。诗中“长河”指伊犁河。因其流经当时中俄两国,故云“悬中外”。同治十年(1871),俄国人以清廷不能安辑新疆为由,出兵占领伊犁,以“代管”之名行主权之实。所以颔联陡然一转,谓当年朝廷准其代管,无疑开门揖盗,以致今日卧榻之侧容得他人酣睡。尾联大意是说,这次巡边,边境安宁。现在已和俄国划界讲和,再用不着投鞭断流了。揣摩语意,个中仍有志锐的愤慨在。
第二首主要是对收回伊犁和割让土地后的感慨。首联指出伊犁形胜之重要。咸丰十年(1860)《中俄北京条约》签订,沙俄割去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以西的大片土地。其后《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中俄伊犁条约》又割去特穆尔图淖尔以东的大片土地。因地处伊犁西南,故云“割让西南半壁亏”。颔联是写割让土地之后的严重后果,那就是目前的伊犁形如张箕,全部暴露在俄国人的面前。颈联继写经济上的损失是“良田待辟何人种”,军事上的损失是“大漠无垠任马窥”。尾联是说,尽管海疆不靖,但是朝廷还必须顾及新疆。表现了作者怕失去新疆疆土的忧虑。
第三首主要是对伊犁历史的回忆。首联总说,谓虽然伊犁将军管辖的天山南北内外的干戈常有,但是军民们仍然安居乐业,从事农业生产。颔联主要从屯垦来讲,谓二百年来,在这天山南北两路的形胜之地,进行屯垦,使得边疆安定。清新疆屯田可分兵屯、户屯、犯屯、回屯和旗屯五种。此处但言兵、回二屯,乃迁就平仄,举其要者。颈联主要从军事来讲,以形象的语言道出伊犁将军所辖军队的勇武。尾联重在写目前伊犁首城惠远。谓其繁华,但要朝廷户部的银两支持。这首诗的尾联的用意如同第三首的尾联,但表现的是新疆经济来源的忧虑。
志锐此时的官衔是索伦营领队大臣,对自己的才干颇为自负,有些大材小用的情绪。这里第四首就是对自己所负责的索伦营的肯定。所谓“傍河新筑索伦营”,是指索伦老营盘已划归俄国所有。其新营城在今霍城县境内拱宸城(老霍城)东八里处,至今残墙犹存。诗中“四部”指驻守伊犁九城(塔勒奇、惠远、宁远、广仁、瞻德、熙春、拱宸、绥定、惠宁)之外的厄鲁特营(驻守伊犁河上游和纳伦河一线)、察哈尔营(驻守博尔塔拉)、锡伯营(驻守伊犁河南)、索伦营(驻守霍尔果斯以西)。史称外四营或四爱曼。作者认为,伊犁边防部队当中,自己领导的索伦营是精锐部队。颔联谓索伦营的主要任务就是“耕”和“战”两个字。“耕”从历史上看“风尚古”,“战”从目前来说“技犹精”。颈联出句借用范仲淹《渔家傲》词句,配对句“独戍临江夜角鸣”,与前一句相得益彰,刻画出索伦营积极备战的情形。“八载”是指光绪二十年(1894),志锐由礼部右侍郎降授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其抵任所当在二十一年春。至作诗时恰为八周年。此处尾联是对这四首诗的总结,也是八年守边的总结。在“二毛生”的时候,仍然“巡边犹未已”,个中牢骚不言而喻。
志锐还有《抢羊》、《咏冰床》等如竹枝词之类的诗作6首。笔者在拙编《清代西域诗辑注》中加总题曰《伊犁杂咏》。纯以平常语琢成,别有深味。以其无关伊犁将军任内之大政,本文不再论述。
读过志锐的诗作,给人最深的印象莫过于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尽管此人恃才傲物、刚愎自用,甚至仇视革命,但其支持光绪皇帝亲政,尽心守边,关心国事,还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为此,他的诗作在清代西域诗中也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在戍客诗人的诗集中我们知道,历任伊犁将军中尚有伊勒图、松筠等人能诗,遗憾的是未见其作品流传。相信将来有志研究西域诗的学者必有新的发现。伊犁将军的诗作在历代西域诗中未必都是佳作,但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带动或是影响了其下属和西域戍客诗人的创作欲望,使得其下属官员有了展示文才的的机会,使得戍客诗人作诗有了宽松的环境。他们都会以诗歌创作接近伊犁将军,以此获得好感。所以说,伊犁将军的诗作在客观上推动了清代西域诗的发展。
注 释:
①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8第1版,《乾隆朝卷三》第451页。
②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乾隆朝卷四》第143页。
③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20页。
④ [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8月版,册三五第10738页。
⑤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51页。
⑥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⑦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⑧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52页。
⑨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卷六第12页。
⑩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卷六第12页。
11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卷七第4页。
12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卷七第4页。
13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卷七第1页。
14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53页。
15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2页。
16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8页。
17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嘉庆朝卷》第168页。
18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20页。
19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2页。
20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3页。
21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21页。
22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卷下第2页。
23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11页。
24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12页。
25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12页。
26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9页。
27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四卷手抄本,卷二第3页。
28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6页。
29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9页。
30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四卷手抄本,卷二第2页。
31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8页。
32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四卷手抄本,卷二第8页。
33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不分卷第15页。
34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自序》,道光间刻本。
35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题词》,道光间刻本。
36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题词》,道光间刻本。
37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同治朝卷》第165页。
38 以上锡纶6首古诗均载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三第13页。
39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三第13页。
40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三第16页。
41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四第3页。
42 刘达善撰,《副都统衔哈密办事大臣兼署乌鲁木齐都统保公行状》,载《清代碑传全集·续碑传集》,卷五二第1074页。
43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四第3页。
44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卷四第23页。
45 以上志锐4首七律均载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443页。
46 志锐诗,《赴俄经博罗胡吉尔、辉发两卡,索伦旧地也。蓝旗营城尚在,索伦未移坟墓尚累累,有感》,载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449页。
47 志锐诗,《在巴士奇台见中哈某探询旧人,至于落泪》,载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450页。
48 志锐诗,《过辉发卡外,一片戈壁,山童不毛,俄之垂涎伊犁有由然矣》,载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450页。
49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著,《新疆简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二册第225页。
50 以上志锐4首七律均载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451页。
主要参考文献:
①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② 星汉编著,《清代西域诗辑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③ 庄肇奎撰,《胥园诗钞》,嘉庆间刻本。
④ 晋昌撰,《戎旃遣兴草》,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本。
⑤ 萨迎阿撰,《心太平诗钞》,道光间刻本。
⑥ 锡缜撰,《退复轩诗》,清末刻本。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1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