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吟坛名家
梁东不信东风唤不回

“不信东风唤不回”

 ——当代诗教的回顾与前瞻

梁 东

一、机遇与使命

二、探索与前行

三、认知与升华

四、前瞻与期待

 

一、机遇与使命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有生命的部分,它早已不知不觉地渗入我们民族的骨髓,溶入血脉,铸入灵魂,成为中华气质的一种成分。诗教的过程就是这种“渗入”、“溶入”、“铸入”的过程。我们肯定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必然要肯定作为主流文化的诗歌的传承,也就必然要肯定应运而生的诗教。

诗教,是伟大的传统。当代诗教,是必要的延伸和发展。首先,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功并不能掩盖人与自然的生态被打破的事实。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正改变人类本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科学、人文必须相融,才能构建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富含和谐精神的诗和诗教因此有了重塑与回归的契机。其次,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必然使整个民族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使诗和诗教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进军中找到了自己无可替代的位置。第三,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正面临世界前所未有的强势遏制,而我们自己却亟待提高全民的素质,诗教责无旁贷地要在这场战略性进军中焕发无穷的生命力。人们从历史的反思和现实的需要两个方面出发,越来越认识到诗和诗教对我们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是何等重要。

中华诗词学会于1987年成立,作为群众性学术团体,我们一直在努力找准自己的位置,成立诗教组织,推动校园诗教和社会诗教,开展诗教经验交流,组织和推动各地诗词组织、诗人、学者,协同教育部门以及地方党政共同进军。这既是机遇,也是使命。我们一直为此而努力奋斗,矢志不懈。

二、探索与前行

90年代,孙轶青等政协委员提出提案,众多老领导、学者、诗人不断呼吁和推动,各地诗词活动方兴未艾,中华诗词逐渐焕发生机。教育部门逐步加大了教材中中华诗词的内容。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成果。1996年,中华诗词学会命名福建省南安县贵峰村为“贵峰诗村”,成为各地创建“诗词之乡”的肇端。1998年,杨叔子院士提出“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给予充分肯定。自此,不失时机地推进校园诗教和社会诗教,有领导、有组织地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就同繁荣诗词创作、提高创作水平一起成为中华诗词学会“双轮驱动”的两项重点工作,并走向经常化。中华诗教委员会以“只讲耕耘,不问收获”和“添砖加瓦”的指导思想来推进当代诗教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先后在杭州、南京、湖南常德市、黑龙江省望奎县、江苏省淮安市等,召开了多次现场经验交流会。我们高兴地看到,与时俱进的当代诗教,在各地党政部门、教育部门、诗词工作者及有关战线的共同努力下,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蓬勃兴起。

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是一项有组织地推进当代诗教的有效形式。正确地、健康地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使诗教同各地精神文明建设相契合,从而有效推进各地各部门的中心工作。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八条规律性认识:

第一,领导到位。“到位”是指领导者把中华诗词作为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工作中能动地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之中。领导者不是停留在兼任一点虚职和一般号召,也不是只停留在“个人爱好”上,而是从社会责任的高度,身体力行。湖北省黄梅县第十次党代会形成决议,把创建“诗词之乡”作为兴县的千秋大业来对待。思想、组织和物质上都有相应的保证。1998年长江抗洪最危急的关头,县委书记在浪激风高、大雨傍沱的堤防第一线,激情地写七绝一首表明心志。这首诗立即通过广播穿过夜幕传递到全体抗洪将士的心上。当然,这个事实,也载入了黄梅县的史册。

第二,走向社会。中华诗词不是只停留在诗词的“圈内”热闹,不是只被看成“夕阳文学”、“老年人的专利”,而是已经得到社会相当程度的认同,在发扬中华传统道德情操和民族正气,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培养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诗词正生机勃勃地反映在社会生活中。

第三,珍视传统。有的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丰厚的人文传统和诗词遗产。今天,善于挖掘、整理和利用它们,使其成为一种精神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开去,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教化作用,使其成为一种精神文明。作为少数民族“诗歌之乡”和受到苏东坡“广敷教化”的儋州,长江之滨、有着丰富的三国古文化积淀的赤壁,有两千多年建制历史的春秋古县昌邑,集农运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和民间文化于一身的文化古城汉寿,都很好地重视了这一点。

第四,群众参与。群众发动和参与的程度,从来都是检验一项工作成败的重要尺度。我们所说的参与,不单指创作,不是要提倡全民皆诗人,而是指接受诗词影响的人,包括爱好、欣赏、创作……有一个不算小的群众面,涵盖不同社会层面的人,而且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青少年中不断扩大。

第五,机制理顺。抓机制、抓组织,并且加强领导,发挥组织作用。党的领导,各方去抓,宣传思想部门上手,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纳入本身的工作日程,事情就办顺了,而且会有持久的后劲。黑龙江的望奎县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当然,一个健全的、有生机活力的诗词组织,是中坚力量,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有的地方在抓不同层次的机制建设、形成领导合力方面卓有成效:抓诗词组织的建设,使其活力增强;抓以教育行政部门为领导、诗词组织为辅助的校园诗教的机制建设,使校园诗教纳入教育行政轨道;抓领导机制建设,成立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工作班子,使创建活动持久并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相契合,从而使社会诗教进入了当地的中心工作。

第六,经济保证。社会诗教、校园诗教作为一种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证,是不言而喻的。先进单位都重视了必要的投入。但对于一项长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设来说,人们还呼唤一种有组织保证的法定的经常投入,同时也需要探索社会多元化投入渠道的形成。

第七,扩展阵地。诗词作为精神成果,它的影响的扩大有赖于宣传阵地。各先进地区和单位都有诗词报刊,公开的、内部的、定期的、不定期的,对交流信息、促进创作,培育人才至为重要。

第八,创作精品。诗词是靠作品说话的,要不断抓创作,不断有来自各阶层诗人和习作者优秀的作品问世,这是一个“诗词之乡”和先进单位的无限生机,也是区别于其它性质的先进地区和单位的基本标志。创作既要有量,更要重质。

以上的规律性认识已体现在了中华诗词学会制定并颁行的创建《诗词之乡》和诗教先进单位的指导性意见中。

三、认知与升华

诗和诗教,是中华文化源流中一支源远流长、生机勃勃的力量,它以先进文化的伟大形象和作用,贯穿于中国历史的每一个时期。

当代诗教,不是汉儒诗教的翻版,不是复古,而是在生生不息的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它是既承接传统智慧,又焕发当代生机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观当代诗教的具体内涵和发生形态,我们发现,当代诗教是以发挥诗词动人情性的特质,来达到主体间在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相互影响的一种文化思维方式和历史存在。它不是灌输和说教,而是以通人性情的文化产物,来进行主体间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方式,是一种对人的特殊认识,是对人的情感特质的一种独特认可,是华夏特有的文化生存方式的表达。通过诗教,可重拾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摒弃民族虚无主义。三千多年历史实践已证明:传统诗词完全可以为中华崛起与新历史时期的生存发展服务。面对崛起的使命,在爱国主义、民族正气、人生哲学、忧患意识诸多重大命题上,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诗教的作用。

当代诗教的重要作用,已随着历史的前进日益显现。“以诗育人”、“人文科学相融成绿”、“强中固本”等理念,正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当代诗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以诗育人”

孙轶青同志指出,今天,我们不需要以诗取仕,但需要以诗育人。他认为,尽管诗词的特质是言志缘情,但诗词的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诗词的教育功能表现为重形象、意境、含蓄,不仅能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感人,以其艺术感染力使人们从阅读、吟诵、鉴赏中收到震撼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他还认为,“诗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方针”。

第二,“人文科学相融成绿”

杨叔子院士,重新阐述与弘扬了传统诗词的意义、功能与价值取向,深入发掘传统诗词中能够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的优秀资源,使之老树生花,古为今用。

从重新探讨诗词与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把笔触伸向前人甚少涉足的“诗词与科学相通”的新领域,创造性地指出诗词与科学都承认客观实际,都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都追索客观实际的规律。叔子先生借助诗性智慧的分析,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分析水力学原理、用李白《望庐山瀑布》诗分析紫光反射原理、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分析特征不变量原理等,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性美”和“知性美”。

诗歌传递和普及中华文化的元典精神。历代诗家之言,莫不集中地、无数次地反映中华文化最典型的内容,给民众以濡染。诗教使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汲取为人处世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气质,聆听和认同中华元典之声。人们常常是带着肃然的敬意,与经典对话,与圣哲同行。诗教使这种交流生机盎然地活跃在自有诗以来的中华民族发展的岁月中,跨越时空,穿透历史。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几千年的浸润、感染,千百代人的经营与积累,无数人得益于这种养成环境,通过无数次的阅读、吟诵、思辨而传承,而创新,而发展。中华精神的许多重要思想、观念,多以文始而以诗传。或者说,以诗为载体,再加上以情感人的传递,以美感人的影响,而从历史走向今天,从圣哲走向大众。可以断定,这艘满载历史瑰宝的人文方舟还将坚定地驶向未来。

学诗,不仅是了解历史,而且是带着深情去体验推动历史的活力之源。通过诗教接受的中华元典精神,促进民族的认同和精神家园的回归,这对当今时代的中国人,尤为重要。有的学者把我国古代诗文经典比作“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这是现代中国学生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少年时对古诗文经典的熟练诵读,以及成年后对这些诵读的反复重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当代诗教理念,尊重人类社会追求和谐、可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意志与目的,凸显和发展传统诗词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本质,挖掘传统诗词审美价值的品鉴层次,再升华至哲学高度,为文化素质教育弥补上基础形态的本体与宗旨,在系统性生态审美本体的构成上,形成当代诗教独特的气象,这不但具有为建设当代新文化而提供借鉴的深远考虑,更有着在当前形势下探索建立新时代道德践行体系的良苦用心:个人的精神提升和社会的进步,是合而为一的。

叔子先生运用大量事实,从发散的形象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思维相结合从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思辨哲理高度,把中华诗词优秀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诗教传统与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提升到不容忽视的战略高度,来论述中华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条“主脉”,中华诗教在文化传承中的“不可替代”和“应当先行”。

叔子先生致力于以个例研究的形式,对传统诗词及当代诗教的内涵进行了全景式的探讨,并以教育学、文化学的研究视阈,对其形成原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既从文、史、哲三个方面对传统诗词的特征进行精细的分类研究,又从传统诗词与当代实际的相互关系、比对中,进一步探讨其个性与共性的特征,使传统诗词成为当代文理相通的纽带。并以系统化的本体性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使诗词育人成为既契合民族性也契合当代性的素质教育模式,成功地勾勒了当代诗教走向文化素质教育的趋势与途径,升华了传统诗教的核心价值,使其得以在现实时空中,合规律合目的地发展。

第三,“强中固本”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一直致力于当代诗教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我们坚定地认为,当代诗教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强中固本,本固则枝荣,诗教是长治久安的民族大计。

中华崛起的软环境就是全体国民的素质。极而言之,国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成败。人们如果迷失了精神家园,又忽略了党纪、国法和公民道德的约束,将何以面对未来?这就十分有必要一方面加强党的思想、革命传统、国家法令和公民道德的教育,另一面不失时机地强化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美德、品格的传统教育。后者,着力于强中固本、养心培基而且事半功倍的,当首推诗教。要让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性基因,找到今天的时代定位。让诗教通过感染和认同,养心种德,让国民,尤其是未成年人,通过自律、自强、自重、自爱,以负责任、有作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形象,融入社会,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当代诗教,通过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创新,从而成为促进青少年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华诗教具有谐调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巨大潜能。首先从传统诗教的理论支柱看其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要的积极因素。如果说“温柔敦厚”、“绘事后素”说的着力点主要在谐调人自身的心志德行,从而有利于人际、人天的和谐,那么“兴观群怨”说的着力点在谐调作为社会人与社会及其最高组织形式国家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论,“观”与“怨”的作用最为直接。自古就有采诗以观民风的传统,如果得以普及诗教,使公仆们有兴趣、有能力从诗了解民心民情从而激发爱民亲民的情感,改善执政能力和形象,应该不算是凭空想象;自古以来就有以诗怨刺上政、依违讽谏的传统,如果得以普及诗教、激起民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使民众熟悉让诗成为动情入心的舆论监督手段,也应该不算无稽之谈。“诗可以兴”,通过诗教,鼓舞人心,激励奋发;“诗可以群”,通过诗教,独善兼济。因而“兴”、“群”的作用也大可丰富当代诗教的内含,大有利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

中华诗歌是和谐艺术的典型。中华诗教则是中庸学说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其支柱学说“绘事后素”是“素”与“彩”的“中和”,其中“素”是差异事物关系的主导方面。因而诗教有助于养心种德,是使人灵魂高尚的催化剂;“温柔敦厚”则是人性及人际、人天关系贵和尚中的形象表述,因而诗教是使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和谐共处的亲和剂。

四、前瞻与期待

当代诗教吸纳近代美学、伦理学与教育学的最新成果,在传统的“兴、观、群、怨”理论基础上拓展为“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创新”的当代诗教育人观,从而构成哲学之真、和谐之美、伦理之善、实践之益、生存之宜的共同价值形态,从而形成真、善、美、益、宜的统一体,以架设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诗词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通行之桥。我们认为,高校诗教尤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协调:

第一,当代诗教要牢牢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特别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作为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这就为科学认识与把握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及其社会责任指出了方向。诗教理所当然地应以此为目标。

第二,当代诗教要紧紧围绕大学文化使命的中心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巴黎)的宣言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高素质加负责任,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懂做人,会作事,善于思考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本领,加上至高无上的中华魂、民族根和对人民、对社会的坚定的责任意识。中央六部委[2008]1号文件举国动员开展《中华诵》和《中华赞》的诗歌活动,《纲要》之呼唤素质教育的强化,都应理解为实现高校文化使命的要求,大学诗教必然是大学文化使命和中心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当代诗教的目标,指向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当代诗教不仅要肩负起促进人们精神家园回归的重任,更要置之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视角之下,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的培养为目标,着眼于培育创新型有用人才。放眼祖国大地,不少校园已是诗声朗朗,很多地方不同阶层的群众都深受诗教的沾益,绿阴满地,方兴未艾。在庆祝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年的今天,我们坚持诗教信念,坚信诗教对民族今天和未来的伟大作用,高等教育尤其应当在诗教上就位,引领风华;诗教也必须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相契合,通过诗教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民族未来服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新时期的诗教,展现出它的无穷魅力,在民族振兴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委员会以及中华诗教促进中心愿与高校师生一起为此不懈努力。

201158日星期日下载中华诗词学会网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3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