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杏园同沐雨,喜看硕果又盈枝
——略说贵州大学这一阶段的诗教
文/汪守先(网名:白云诗客)
2009年9月23日,我以“二载诗教结硕果,满园桃李竞芳菲”为题,针对贵大诗教的实际状况,对2008年3月贵大校报副刊《贵大吟苑》创刊以来发表的学生诗词作品谈了一些看法,对贵大诗教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四年后的今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贵大诗教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贵大诗教的长期关注者,为之感到快慰。故特将我的所知所感写出来,让大家分享:
黉苑呼春色,喜看惠雨多
以2009年10月贵大两名学生诗人王纪波和陈泽兰参加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全国青春诗会”为标志,表明学校的诗教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有了较大进展。自此,学校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并使其得到了强化。
(一)以开展诗词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诗教工作。一是通过举办诗教讨论会为诗教工作把脉。如2011年7月12日和2013年10月18日先后举办的两届贵州省高校诗教研讨会,因邀请了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及省内外诗教专家和诗人参与,不但推进了本校诗教工作,还扩大了自身诗教在全国的影响范围。二是通过举办大型诗词讲座和专门的诗词培训班强化诗词教育。 比如2011年10月15日到11月5日期间举办的“贵大第二届中华诗词骨干培训班”,就有共16个学院273名能诗的学生参与其中,短期内就创作了600多首作品。这些诗词骨干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他们的潜能辐射出去,扩大了诗教范围,对学校诗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三是通过举办文艺展演活动来全方位扩大诗教的影响力。比如2012年端午节期间由贵大承办的“中华魂·端午颂”中华诗词创作展演系列活动:通过“经典诗词歌赋吟诵晚会”的举办,立体再现传统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把更多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诗词中来;通过“诗配画作品展”的举办,让大家感受诗与画的共通之处,对提升学生诗词审美能力和创作都有好处。这一活动的举办是贵大诗教走向深化的重要标志。四是通过举办诗词大赛展现诗教成果和创作水准,从而提高诗词创作质量。如2010年9月举办的“贵州大学第二届学生诗词大赛”,就有506人参赛,115名学生获奖。产生了不少好作品。这样的大赛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诗词创作。
(二)以《贵大吟苑》为平台,不断发表各个层面的诗词作品和诗词文章,推动了诗教,发掘了学生诗人,进一步发现和培育了学生诗词爱好者。四年来,该刊首版《诗家风采》刊出了800多首省内外知名诗家的作品,不少具有示范作用,能影响学生的创方向。第二版《杏坛春晓》刊出了850多首本校老师作品,对凝聚诗教人气,从另一层面彰显诗教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版《桃李芳菲》刊出近250人的1000多首学生作品,都有一定水准,是诗教成果的充分体现,对学生创作实力的展现和创作热情的提高起着不小的作用。第四版《诗评·诗话·诗论》刊出了省内外知名诗家的60多篇精短文章,对指导诗词创作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起较大的作用。
(三)积极推荐学生诗词作品给各级各类诗词刊物,让其公开发表,从而提高学诗者的兴趣。四年来,贵大诗词学会向省以上报刊推荐了数百首作品,其中全国一级诗词刊物《中华诗词》、权威报纸《光明日报》、全国诗教刊物《中华诗教报》、省级刊物《贵州诗联》这几家刊出的就有200多首。这些较高质量的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创作自信心,对创作走向精品化,让爱好者向真正的诗人行列迈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不遗余力提高学生诗词水准,从而提高诗教质量,增强诗教效果,提升创作实力,增大诗教的影响力。比如通过诗词改稿会和创作讲评会,针对不足之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诗稿进行修改,对其优劣进行点评,并将典型的修改写成文字,刊在《贵大吟苑》上,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这一方法切实提高了创作水平,倍受欢迎。
雨滋春绽蕊,情化满园诗
四年来贵大诗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作成果得以丰富,诗教效应明显,诗教作用更为彰显,并在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一)学生的诗词创作从根本上得以深化。这从《贵大吟苑》刊出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一是创作题材和创作视角进一步拓宽。创作题材的逐渐丰富,表现在近年来心系国家者、关注社会、关心民瘼、观照历史、反映时代的作品不断涌现。如陈泽兰的七律《七月农夫》、全峰扬七律《建党九十周年有怀》、张萌七律《蜀相》、田潇的《水调歌头·水利》、高磊的《西江月·公交偶遇》、陈翔的七绝《胡天》、柳嘉雨的七绝《无题》)、汪洪亮的七绝《珠穆朗玛》等。普通创作角度的突破,使作品更富有特色。比如陈泽兰五绝《登楼》:“日落天常在,山暝水自流。暮云生彩霁,五月也登楼。”作者选择了“日暮登楼”这一非同一般的角度,写出了富有哲思,富有意味之作。二是创作形式得以拓展。从短小的律绝体五七言诗和短调的词为主,逐渐发展到能写各种体材的诗和中长调的词。近几年来,不但写各种常见词牌的中调词作者多,象高阳台、望远行、雨霖铃、永遇乐、望海潮、沁园春这样100字以上的长调词都有人写,且作品具有一定水准。如中文2009级罗怀赞的《望远行· 再访镇远古城》,统计2011级卢荣的《高阳台·增盈冬感》。其外,还有中长篇古风出现,如史开胜《与汪教授书》等。三是创作质量明显提高。不少作者的创作由基本可观走向成熟,诗意由平浅变得丰富,一些作品写出了风致和特色,少数作品还富有深度、力度和厚度。如田潇的《三农叹》:“眼下三农算几流,翁童无奈守荒丘。可怜宅后三分地,不种庄稼种高楼。”作者把当今有的地方过度搞商业开发导致农民失地的状况诗意地表达了出来,有思想高度,有感情深度,赖人寻味。再如王纪波的《梦清代诗书大家王梦楼》:“君梦楼台我梦君,觉来千古气氤氲。果有精神通一脉,于今无地扫斯文。”作者对如今文学的边缘化痛心疾首,从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丰富意味,笔力遒劲,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其他富有艺术水准,具有一定特色的作品就更多。如林学2010级黄华模的《江月令·校园春》,清雅自然,别有风致。杨延源七绝《秋雨》抓住了瞬间的感觉,落笔自如,颇有境界。聊十程七律《云边》,气韵卓然,怀古深沉,作品颇有力度。卢荣七律《游十里河滩,见柳絮漫天,时逢芦山地震感怀》,情景共容,写得深宛有味,真切感人。
(二)诗词人才不断涌现。一是诗词创作者增多。随着诗教范围的不断拓展,每年的普通爱好都有近20%的增长,虽然每年都有不少诗词人才离校,但创作者均能保持在300人以上。二是诗词骨干增多。常年坚持创作者,一直都能保持在200人以上。三是创作精英接连不断,且数量增多。
四年前的一批精英,如王纪波、陈泽兰、施永斌、江文水、别亚飞、秦冰、周晔等已经走向社会,逐渐成为各地诗词创作的生力军。四年来新的一批诗词追求者如田潇、史开胜、全峰扬、黄洁、刘代兴、罗怀赞、周贵贤、范旭照、汪洪亮、卢荣等成为了学校诗词创作的中坚,他们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三)出版了较高质量的诗词作品集。一是在学校党委暨宣传部的支持下,以贵大诗词学会为中心以学生诗词佳作为重点编辑出版精美作品集。如2012年12月正规出版《贵大吟苑诗词选》,刊出学生作品800多首。二是以各个学院暨诗社为依托出版诗词文集。如2011年5月林学院暨麟山诗社编辑出版的《麟山诗文集》,刊出诗词590首。如文学院暨桃源诗社坚持一年出两期《桃源志》诗刊,每年推出该社学生新作200多首。这又从作品层面充分展现了诗教取得的丰富成果。
(四)取得了丰硕的诗教成果。贵大在2009年第二届全省大中学生中华诗词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优秀奖6人。大学组共设奖55名,贵大共11人获奖,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这还不计另外入围的64人。在参赛的几十所本、专科高校中,名列前茅,成绩显著。2009年,贵大被省教育厅暨省诗词学会评为全省“诗教先进单位”。2011年9月,学校科研课题《贵州大学以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被评为全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贵大被省教育厅和省诗词楹联学会授予省级“诗词校园”称号。
(五)诗教对贵大的作用增强。诗教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觉悟,塑造了人格,提高了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面对诗教,有的学生说: “在古诗词里,我能找到一个感情烂漫的空间,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一个精神慰藉的家园。”有的说:“诗意的栖居便是心灵的驿站。一切的一切,都从这里起航。”学生的这些感受都是很真切的。面对诗教的强大作用,贵大党委组织部部长朱洪波在诗教总结会上不无感慨地说:“诗教工作卓有成效,学生广受教育,这给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探索。”
(六)诗教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诗教载体《贵大吟苑》逐渐形成品牌,在全国本科高校中树立了又一个典范,影响深远。诗教发展迅速,使贵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批又一批的诗词人才逐年涌现,增强了贵大的人文实力。贵大诗教受到广泛好评,被誉为“引领全国高校诗教的典型”。正如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中华诗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梁东先生所言:“贵大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贵大的诗教之花正香飘高原,香飘祖国大地。”
豪情催曙色,待月看缤纷
从现状看未来,贵大诗教充满无限生机。为了开拓诗教的新境界,希望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拓展诗教的广度,努力贯彻冯泽先生的“大诗教”观。要扩大诗教在各个学院的宣传力度,把诗教范围扩大到每个学院每个系。一是要利用好学校的人脉资源,以贵大讲堂为平台,定期邀请全国著名诗词学者、作家、教授到校作诗词文化演讲。二是要让本校的诗教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定期组织本校专家、学者、诗人轮番在每个系进行诗词鉴赏和创作讲座。三是要组织诗词骨干、学生诗社同校内其他艺术门类的学生社团开展交流活动,把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吸引到诗词队伍中来。
(二)加大诗教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创作。一是继续适时举办高质量的校际诗词大赛,促进创作,推出好作品;引导学生诗词精英积极参与中华诗词学会举办的重要诗词赛事,催生高水准的作品。二是进一步办好《贵大吟苑》,适时拓宽版面,缩短出刊周期,扩大容量;有条件时,改报纸为杂志,设置更丰富的栏目,在更广的范围内向历年走出校园的诗词人才征稿,进一步提高刊出作品的质量。三是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诗词交流和诗词改稿活动,不让一次活动浮于形式,让每一次活动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让参与者受益,让有一定水准者的创作能力得以提高。四是与有关重视文化的宣传单位联合,根据需要组织诗词精英到相关风景点、企业园区、新农村进行采风创作,彰显诗词的社会功用,体现创作的社会价值。五是努力提倡和推进精品化创作,促进学生诗词精品出现。在创作培训中,以不同风格的当代诗词精品为范例,引导、指导学生逐步创作出真正富有艺术品味,富有深刻思想,富有时代特色,富有高度、深度、力度的作品。
2013.10.枕云楼
(此文应贵大诗教负责人暨贵大诗词学会会长冯泽老之邀而作,原载2013年12月23日《贵州大学报·贵大吟苑》)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1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