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杨 行超
近年来,随着大陆与台湾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入,两岸青年作家的作品也逐渐受到了读者的认可。与文学作品的广泛交流相比,两岸文学批评的交流就显得相对薄弱。为促进两岸文学评论者的交流与沟通,近日,两岸文学评论工作会议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两岸的多位评论家、多家刊物负责人、作家等,就两岸的文学创作及批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各种讯息纷繁而至,日新月异地更新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文学评论工作不免显得有些冷清、枯燥,但是,文学评论面对的不仅是单一的文本,更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文学评论者的内心也应该是广阔而丰富的。
虽然身处两岸,社会背景、历史背景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大陆与台湾共处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语境中,胡军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两岸作家作品的共同特点都是着力表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深入探索人性的可能性与丰富性。吕正惠认为,在表达现代都市化这一问题时,台湾作家倾向于使用抽象的、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大陆作家则表现得比较积极,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
在谈到两岸文学批评的差异时,高海涛说,两岸批评风格有明显的区别,台湾的批评文章清晰、平易、切实,更“中国化”;大陆的批评则更显才情,视野更广阔,更“西式”。他认为,批评不仅要注重理性分析,还要注重可读性、艺术性,需要感性内容的加入。要在注重逻辑的基础上,做到感性与知性、审美与审智的结合。张燕玲认为,批评要有理性的自觉,两岸文学批评应该做到直面和而不同的语境,有双向理解的态度。她认为,台湾的评论文章比较扎实,文本细读的功夫深,很好地做到了“入乎其内”;而大陆的批评文章更重视文本之外的背景、来历等,在“出乎其外”的层面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评论家交流环节采取了互读互评的方式。两岸青年评论家分别选择了双方当今较受关注的作家作品,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评论,会议上则据此展开讨论,两岸评论家可由此发现在文学批评眼光、方法等层面的共性和不同,在交流中既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惊喜,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收获。如李丹梦以《虎爷》为例评吴明益的小说创作时,特别提炼出“历史与记忆”的关键词,认为这与时下由现代化、发展引发的普遍性焦虑,尤其是人们对于个体历史坐标的迷失有关。而吴明益小说对历史与记忆的一再书写则是一种带有自我拯救意味的本能回应,《虎爷》就体现了他对历史记忆书写的真正自觉。对于这一点,台湾评论家颇有共鸣。台湾评论家徐秀慧认为,从题材看,徐则臣写作“京漂”小说是非常务实的选择,从中可见他对人文精神的坚持以及对城乡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的敏感,“京漂”小说也折射了作家的身份意识。而苏敏逸则概括梳理了徐则臣《古斯特城堡》中18篇短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从苏北运河沿岸的小镇到大城市的成长经历中,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思。曾经专门研究评论过徐则臣写作的邵燕君回应说,自己以及徐则臣本人并不十分认同“京漂”或“底层文学”的说法,这类小说中的人物在北京这座城市打拼,却始终无法摆脱“异乡人”的身份,用“城市异乡者”来概括他们似乎更合适。
随着讨论的逐渐深入,大家也看到了彼此目前评论工作存在的不足。吕正惠认为,在具体的评论过程中,两岸评论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彼此的作品,因此,评论文章中表现出的多是“大陆视野下的台湾作品”和“台湾视野下的大陆作品”。虽然目前已有评论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两岸文学交流的缺乏,这种隔阂依然存在。两岸作家、评论家只有深入了解彼此,才能更懂对方的作品。
会议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张涛主持。参加会议的两岸评论家还有宋瑜、袁敏、李云雷、房伟、张立群、沈庆利、张莉、陈艳、杨佳娴、蔡明谚、彭明伟、黄琪椿、黄文倩等。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1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