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荆楚校园诗教
新冶师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123(1)

全国诗教工作(扬州)会议经验材料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

 

——湖北省大冶师范附属小学诗教工作总结交流材料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那么如何引导青少年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典文化的浸润呢?我校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此向各位领导同仁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1、排兵先布阵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从小诵读古典诗文,我们确定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教师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以及“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秉承传统,鼓励创新”的思路,大力开展校园古诗文教学活动。

2、练兵先强将

作为古典诗文教学的指导者——老师,必须对古典诗文有较深的了解,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在我们学校老师们有一个常规的作业,那就是定期收看“百家讲坛”,钱文忠讲授的《三字经》,于丹教授的《论语》都让老师们津津乐道,这些文学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对内涵的纵深拓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另外,学校规定每个老师必须熟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要求做到读其文,悟其义,力其行。

3、粮富草亦足

现在市场上各种经典诗文的书籍鱼龙混杂,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诵读经典诗文,学校成立了编委会。校长罗珊红亲自任主编,组织骨干教师,认真阅读社会上各种版本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在此基础上,去伪存真,于2005年精心编写了校本教材冶师附小经典诗文诵读丛书《三字经·弟子规》、《古诗词·千字文》、《古代名句·诸子文萃》,这套丛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精美的插图,通俗的解释,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免费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为经典诗文诵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兵马既动  步步为营

“百步穿杨”、“冰冻三尺”皆非一日之功。儿童诵读经典为的是增知、养心、立志、铸品,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乎一点一滴聚沙成塔,聚腋成裘,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来。

1、保证诵读时间  除了每天的晨读外,我们将每周一的第五节课定为“国学课”排入课表,教务处对每个班级的诵读效果与进度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总结,指出不足,适时改进。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国学经典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每次开放日,我们都安排经典诵读示范课。

    2、搭建诵读平台  我们以小组、班级、学校为单位,搭建多层次诵读平台。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内容与形式组织经典诵读会。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开展讲经典故事、诵读接龙、诵读擂台、经典对读、经典齐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学生们无拘无束地徜徉在经典的世界中,说、唱、画、演一应俱全,学生们的全情投入、尽情表现令人置身于“斑斓的经典世界”。另外,我们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规模浩大的经典诗文千人诵读活动,几年来我校共组织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润泽人生”、“清满乾坤”“百善孝为先”等大规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大冶创建“全国诗词之乡”、“省文明城市”、“清风铜都”等活动中代表大冶汇报演出,屡次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3、指导诵读方法  古典诗文,除了精湛的语言艺术外更因为其蕴含着为人处事,修身养性的哲理,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诵读古典诗文重在学到、悟道、做到,即诵其文,悟其道,导其行。

(1)学其文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式指导学生熟读,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典诗文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会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常用的诵读方法有: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一小组领读,其他小组跟读,“小老师”指黑板,学生全体齐读。也可以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表演读,熟读成诵。读是基础,诵是要求。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境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悟其道  古典诗文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含义深刻,道理深邃,小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小学生学习古诗文应突出“重诵读、轻理解”这一特点,学生只需要了解大致的含义、道理即可,不必作逐字逐句的讲解。也许有些词句他们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对于其中的思想一时还不能全部领会。但是那有什么关系呢?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长,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他们会突然顿悟,这些哲理将让他们受用一生。

(3)导其行  魏书生说过这样的话:“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命运”。是的,诵读经典诗文,学其文,悟其道是过程,最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行为,导其行才是目的。因此,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将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学以致用。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三字经》语),“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弟子规》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这些经典语句以及古代圣贤的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言行。我们欣喜地看到,学习古诗文后,同学们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校园里文明守纪、互帮互让、刻苦学习、活泼向上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

    三、兵马驰骋  多管齐下

多年以来,我校旗帜鲜明的提出,“以古诗文诵读为突破口,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积淀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将古诗文的学习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我们将古诗文教学排入课表,分级确定内容,明确要求,让古诗文教学成为一种校园学习常态:

一、二年级:《三字经》《弟子规》要求熟读成诵,以读导行。

 三、四年级:《古诗词》《千字文》要求熟读成诵、以读导行,陶冶情操。。

 五、六年级:《诸子文萃》《古代名句》要求熟读成诵、以读导行、启迪智慧。

为了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申报了省级课题“诵读古典诗文,丰富师生文化积淀”。每个教师确定一个自己或困惑、或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自己的子课题。通过问卷调查,上研究课,撰写论文等形式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目前,该课题已顺利结题,并被评为黄石市优秀课题。

2、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秉承传统,鼓励创新”是我们古诗文诵读活动中一直坚持的方向。在内容上,我们选择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全文以及《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经典中富有代表性的佳作名句。形式上,一方面,注重指导学生读出古诗文的神韵,另一方面鼓励创新。每年的4月份是我们学校传统的读书月,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每年读书月都要举行读书汇报演出。近几年,古诗文诵读成了演出的宠儿。同学们将古诗文编成儿歌、改成游戏、排成舞蹈、演作小品,古诗文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中,赋予古诗文以新的时代气息。近年来,我校先后举行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悠悠古韵,与经典同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大型经典诗文诵读展示活动。通过诵读的节奏美,吟唱的韵律美,表演的意境美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环境与氛围相结合

学校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它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陶行之先生认为“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 。熏染与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渲染更为重要”。我们将国学经典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走进冶师附小,映入眼帘的《弟子规》的巨幅壁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装裱精美的名言佳句随处可见;随风飘来的是红领巾广播站“经典导读”、“美文欣赏”。孔子、孟子、李白、李清照一个个先哲圣人,引领孩子们穿越时空,与经典为伍,与圣贤同行。整个校园诗情涌动,诗音绕梁,诗韵飘香。

4、诵读与创作相结合

我们在重视积累熏陶的基础上,也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创作古体诗词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韵律平仄上我们放宽要求,鼓励学生以诗来表情达意。虽然略显稚嫩,但也不乏清新淡雅之气。五(2)班学生益辉在《秋颂》中写道:白鹅湖里尽高鸣,大雁长空列阵翔。万树金风飞散叶,农家粮稻尽归仓。既显得豪迈大气,又充满农家气息。目前创作诗词已在附小蔚然成风,2011年大冶市荣获“诗词之乡”称号授牌仪式暨2011年中华诗词秋季笔会上,领导班子人人赋诗一首,校长罗珊红在《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感做》中欣喜写道“铜都诗浪涌,,附小好扬帆。且喜千童诵,欣留一世宣。春风施惠雨,苗圃绽花鲜。再借青铜剑,巧妆新地天。目前,我校包括校长在内的11名教师3名学生已成为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逢年过节,校门,礼堂都张贴者我们自己创作的对联,依然成为校园最靓丽的风景线。.

5、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在古诗文诵读中,学校政教处、教科处、教务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既互相配合、相互渗透,又各有侧重,各有分工。政教处重在利用经典诵读进行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对象是学生;教科处则侧重于古诗文诵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教务处则是加强古诗文教学的常态化管理与评价,重在过程。

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早在活动之初我们就制订了“学生主体,教师参与,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方针。为此,我们利用家长会、家访、开放日等机会向家长阐述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意义,通过“家庭亲子背诵活动”、“你诵我评”、“家庭诵读比赛”等方式,引导家长和孩子一同走进古诗文。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孩子一起读、一起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四、捷报频传 受益匪浅

1、学生的道德修养得到熏陶  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知识,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许多家长真诚地说:“自从附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后,我儿子变得懂事了,知书达理了!”校风班风不断好转,文明、文雅之气在学生身上隐隐闪现,自强不息、敬老孝亲、刻苦学习的典型不断涌现。六(4)班学生石红慧,父母均为聋哑人,她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照顾父母,做饭洗衣,而且学习刻苦,爱好广泛,各方面表现均十分优异,被评为黄石市十佳少先队员,《黄石周刊》曾发专版报道她的事迹;六(2)班学生周乐孝敬长辈,关心他人,被评为黄石市敬老孝亲模范。

2、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学到了许多文、史、哲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许多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天天进步。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学生在读诗、诵诗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写诗的冲动,仿写了许多虽稚嫩但清新纯真的小诗。2009年参加湖北省“天地杯”“三峡杯”作文竞赛,参赛学生共计达500余人,近200人次获奖,其中刘姿含等21 位同学获省一等奖。

3、学校的知名度得到提升

我校古诗词教学,因其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形式,显著地成效深受国家、省市级领导专家的高度好评。也吸引了省内外许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2010年5月大冶市“国学”教育年启动式在我校隆重召开;2010年在大冶接受“中华诗词之乡”的验收时,我校表演的古诗词千人诵读,以其传神的诵读,丰富的形式,宏伟的场面深受专家好评,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文朝将军盛赞附小在验收中打了一仗漂亮的淮海战役,并现场激情赋诗一首《赠冶师附小》“ 青铜古邑绽诗花,雏凤清音气韵华。国粹弘扬承伟业,冶师附小壮新芽”。2011年李文朝将军亲自授予我校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李将军说在国内的小学中唯有附小享此殊荣。2012年6月,我校舞台剧经典诵读《清满乾坤》在市文化广场演出,以其唯美的意境,多变的形式,鲜明的寓意令市民耳目一新。

当然,在诵读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困惑。如诵读经典,诵读是手段,经典是内容,在形式与内容上孰轻孰重?时代在发展,经典在沉淀,经典的利害如何取舍?如何将经典与时代进行完美的结合?诵读经典时学其文,悟其道,导其行,怎样根据年龄差异区别对待,诵者更为有益?虽然困在其间,但我们也乐在其中。我们有信心让国学经典诵读随着思考的深入而向纵深推进。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古老的中华文明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绽放迷人光彩的时候,当“到东方的孔子那里去寻求人类发展的智慧”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有相当影响力的声音时,我们在全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共同接受国学经典的洗礼。我们有幸静下心来聆听我们的孩子用最稚嫩的嗓音与最古老的文明进行对话。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在是大冶市诗词协会的帮助下,在李文朝将军的关心下,继续努力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坚持下去,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合格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tf�k� "� mes New Roman'; background:rgb(255,255,255); mso-shading:rgb(255,255,255); " >4、塑造高尚人格,进行了学生思想教育


古诗文吟诵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的过程,是学生明理的重要手段。如让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教育学生爱父母尊长辈;背诵《长歌行》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背诵李绅的《悯农》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背诵颜真卿的《劝学》激发学生发奋努力的求学之心等等。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古诗文诵读中,培养了学生的宽容、友善之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互助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校开展诵读千古诗文活动,是从提高语文素养为切入点,以挖掘思想内涵为过程性潜在目标,用特色打造学校品牌,以求营造氛围来达到书香校园创建之目的,把悟道导行、提高思想境界、传承并内化中华美德做为落脚点。几年来,我校以取得一些成绩,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层次上的成果。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更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那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种子,被播撒在幼小的心灵之中,脍灸人口的名诗佳句在孩子们心中铭刻着,奠定了他们较为厚实的人文底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孩子们,我们热盼通过“诗香校园”的扎实推进,再提升到“书香校园”的创建,相信会有更大的飞跃和收获!

 

 

 

 

 

 

�� ���X� h � �织第一次高等教育大会(巴黎)的宣言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高素质加负责任,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懂做人,会作事,善于思考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本领,加上至高无上的中华魂、民族根和对人民、对社会的坚定的责任意识。中央六部委[2008]1号文件举国动员开展《中华诵》和《中华赞》的诗歌活动,《纲要》之呼唤素质教育的强化,都应理解为实现高校文化使命的要求,大学诗教必然是大学文化使命和中心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当代诗教的目标,指向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当代诗教不仅要肩负起促进人们精神家园回归的重任,更要置之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视角之下,以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的培养为目标,着眼于培育创新型有用人才。放眼祖国大地,不少校园已是诗声朗朗,很多地方不同阶层的群众都深受诗教的沾益,绿阴满地,方兴未艾。在庆祝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15年的今天,我们坚持诗教信念,坚信诗教对民族今天和未来的伟大作用,高等教育尤其应当在诗教上就位,引领风华;诗教也必须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相契合,通过诗教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民族未来服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新时期的诗教,展现出它的无穷魅力,在民族振兴的历史性进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教委员会以及中华诗教促进中心愿与高校师生一起为此不懈努力。

201158日星期日下载中华诗词学会网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3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