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简繁切换
论坛要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访湖北诗词学会会长罗辉

 

大地流金油菜黄,妆点时光,妆点沙洋。荆山汉水换新装,大道康庄,小曲悠扬。 欲把芬芳寄四方,追梦人忙,圆梦情长。春雷一响诉衷肠,酿酒端阳,煮酒重阳。

    ——罗辉《一剪梅·沙洋油菜花海》

初次畅聊,和罗辉探讨起他最新的一首词作。罗辉一边向我们解释作品的意境,一边字斟句酌,极尽推敲之功,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不已。正如他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言,多年受古典文学的浸染,罗辉接人待物也自有一股豁然淡定之气。从最初的古体诗词爱好者,到成为湖北省诗词学会的会长,罗辉的身份变了,责任更重了,然而不变的是他对古体诗词深深的热爱之情。罗辉告诉我们:诗词是我后半生生活乃至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画报:您在古体诗词的创作上成果丰硕、广受认可,您是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诗词创作技能的?在追求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有何感悟?

    罗辉:我的体会是,搞文学和学历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比如说文学大奖,科班生的占比不一定比非科班出身的作家占比高。高学历不一定高奖项。诗词创作,需要我们根植生活、感悟生活,以及熟读唐诗宋词,不断实践,不断锤炼。当上了省诗词学会的会长,我从一名爱好者成为一名研究者。作为爱好者,可以有感而发、随性而为,可是作为研究者还需要一字一句地去推敲研究,即古人所说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了胜任角色,我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湖北画报:古体诗词创作重视格律,有人却认为它是沉重的枷锁。您如何看待诗词的韵律技巧?

    罗辉:古体诗词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古体诗词的美离不开格律,古体诗词的难也在于格律。从美的角度而言,如果没有格律,不会有诗词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句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听来令人振奋。格律是前人根据美感逐步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规则,使用格律,可以使诗词增加美感。

    不过有人将格律神秘化,这样就加重了镣铐。我本身是理工科出身,所以用理工科思维来研究诗词格律,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格律规律,就是希望将繁琐的规则尽量简化,便于人们学习和理解。诗词的美是由它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共同构成的。我的观点是,我们既不能够随意丢弃镣铐,也不应该盲目加重镣铐,在统计分析与实证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的减轻镣铐,这样翩翩起舞才会更优美。

    湖北画报:新文化运动至今,古体诗词在文坛上的地位似乎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古体诗词创作的传承和发扬面临着怎样的形势?您认为古体诗词对当今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罗辉:新文化运动对古体诗词进行了批判,但是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古体诗词创作生生不息,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比如当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他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刊登在重庆各大报纸上,其气势就可比百万雄师。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我认为,如今不同职业的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需要,都来读点古体诗词、学点古典文学,可以修身养性,不断丰富自己。我从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大学毕业后到企业、机关工作,一直到退休,都没有停止过研习唐诗宋词。文化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传承包括古体诗词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

    湖北画报:您可否简要谈谈我国古体诗词创作的现状?

    罗辉:盛世兴文,乱世兴武。如今,我们国泰民安,对文化的需求自然更旺盛。“惟楚有才”,湖北湖南楚文化底蕴深厚,屈原、杜甫、孟浩然等文化名人都与湖北有着很深的渊源,湖北如今也是诗词创作的大省。从全国来说,每年印刷成册的古体诗词总量就超过了唐宋诗词总和。唐宋时期文体总类少,诗词在文坛中占据主流地位。如今,我们进入了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文学表现形式平分秋色,自然就冲淡了古体诗词的影响,但古体诗词的影响却从来没有消逝过,最近十几年来有复兴的趋势。如今,不管是从政、从商、从文还是从军,都有热爱古体诗词创作的人群,这就说明了古体诗词自身的魅力。

    湖北画报:可否谈谈省诗词学会未来几年的工作有哪些新的规划,在繁荣古体诗词的创作上将有哪些新的举措?您个人在诗词工作上有哪些打算?

    罗辉:近年来,我们在荆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北省荆门聂绀弩诗词研究基金会,该会的宗旨是让湖北荆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华诗词走向大众、走向未来。我们正在以此为平台,与相关单位合办三件事:即“一奖一会一刊”。所谓“一奖”,即面向海峡两岸四地及世界华人诗坛,专门针对古体诗词的创作与评论,设立聂绀弩诗词奖,每两年评定一次;所谓“一会”,即配合聂绀弩诗词奖颁奖,举办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具体为上一年评奖,下一年颁奖;所谓“一刊”,即准备创办以诗评为特色的期刊。这三项工作是一个整体,其目标可以概括为“实施‘三个一’系统工程,促进古诗词走向复兴”。

    诗词学会的工作目标是,不断弘扬老领导徐晓春会长倡导的“四自”精神:“自愿参与,自我奉献,自讨苦吃,自得其乐”,力求我省诗词学会的工作和荆楚诗词事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使古体诗词在服务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有所作为;使荆楚诗坛在全国地位有所提高,进而与楚文化的地位相适应。目前我正在负责《新修康熙词谱》等工具书的编纂工作,对于诗词事业,我是全身心投入、全义务工作、全天候在岗,可以用一首七律来表达我现在的心境:“耆年犹似胜华年,常忆襄阳孟浩然。走下高楼人未矮,得来忙事岁难闲。莫言陋室才三尺,但诉衷情却万般。李贺诗囊不知倦,乐山乐水乐新天。”

(见习编辑 :何侃)

首页 | 论坛要闻 | 聂杯风采 | 心潮诗词评论 | 吟坛名家 | 荆楚吟坛动态 | 诗乡建设 | 荆楚校园诗教 | 诗影艺术 | 当代诗词论坛 | 简繁切换

投稿邮箱:whhbsc@163.com 编辑部电话:027 68880731 地址: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1号 邮编:430077

Copyright © 2012-2014 whscyl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3921